第一章顧全大局 工作中要有大局意識(1 / 1)

第一章顧全大局 工作中要有大局意識

人生一世,總有些片斷當時看著無關緊要,而事實上卻牽動了大局。

——薩克雷(英國作家)

巴頓將軍有句名言:“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一個人的思想可以影響他自己的一生,也可以影響別人的一生,可以影響一個國家,也可以影響整個世界。人生要培養的各種思想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大局意識,能從著眼全局、立足長遠的高度做事。

大局意識體現的是一種為了維護全局和整體的利益,甘願放棄和犧牲個人私利的崇高的思想境界;是一種不以自我為中心,公而忘私的高尚的道德品質。大局觀讓人一事當前,能夠先從整體利益著想,以全局的長遠利益為重,以集體為重,按這個要求來明辨是非,區分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什麼是需要堅持發揚的,什麼是要反對擯棄的。大局觀也是消除分歧、隔閡,增進與他人體諒、理解和協作的一種寶貴的團隊精神。

一個人提供給集體和社會的價值越大,自身的發展和進步就越快,個人價值和利益實現的程度也就越高。如果忽視了集體的利益,斤斤計較於個人的眼前利益和一時得失,其結果必然是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一家企業有兩位資深的主管,兩個人為了搶奪權力而惡鬥不已,雙方都不肯示弱,不願為了組織的整體利益而退讓一步,更不要說是為了對方的利益而讓步了。

雙方在火藥味中僵持了一年,對相關部門都造成了極大的負麵影響。最後,CEO不得不親自出馬,把兩位主管找來,叫他們澄清他們對CEO本人、對彼此、對資深管理團隊的責任。兩位主管心不甘情不願,都不承認自己對組織整體負有責任。既然如此,CEO隻能讓他們都走人。

一個主管都不能意識到自己對組織整體負有責任,那麼,他的員工還會有這樣的意識嗎?整個企業不就是一盤散沙了嗎?各個部門各自為政,企業還能生存和發展嗎?不僅是高級職員,企業的所有成員都對整個企業負有責任。 在任何一個企業,顧全大局、將組織利益放在第一位是員工生存的根基。大局觀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前提和基礎。毫無疑問,一個企業更傾向於選擇顧全大局的員工,哪怕其能力在某些方麵稍微欠缺一些。

一個人任何時候都應該將組織利益放在第一位,這不僅是個人品質問題,也關係到公司和企業利益。顧全大局不僅有道德價值,而且還蘊含著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一個稟賦將組織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員工,能給他人以信賴感,讓老板樂於接納,在贏得老板信任的同時,更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帶來莫大的益處。

有些人無視自己的狹隘,大腦裏都是自私自利的落後思想,自我利益成為壓倒一切的需求。但是,如果你能仔細地反省一下自己,你就會發現,為了自身利益犧牲組織利益,損公肥私,甚至做出違法犯罪的事情,這將會成為你人生和事業中永遠都抹不去的汙點,你將背負著這樣一個十字架生活一輩子。

一家企業的業務代表年輕能幹,深得經理的賞識。有一次,在談業務時,他收下對方5000元的好處費,讓自己公司的利益受到損失。他為了獲得一點兒小利,失去了作為公司職員最重要的東西。很快,經理發現了這件事。他不能在公司待下去了。他選擇辭職,悄悄離開了公司。

一個員工固然需要精明能幹,但再有能力的員工,不以企業利益為重仍然不能算一個合格的員工,一個隻知道一味追求私利的人,隻會給企業帶來負麵影響。一個有強烈的事業心、一心為企業謀更高的利益、公私分明的員工,才是企業喜愛並願意重用的人。

哲學家黑格爾說:“譬如一隻手,如果從身體上割下來,名雖可叫做手,實已不是手了。”這句話表明了部分脫離了整體,已經不能保持其屬性了。員工與企業的關係猶如手和身體。員工在工作上要有大局意識,不能僅僅看到自己,而應站在更高的角度關心企業的發展,要有統觀全局、服從全局的先進思想,將組織利益放在第一位,追求整體效應。

良好的大局意識,是個人實現發展進步的成事之基、立命之本,也是每一名員工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和品格。能夠顧全大局,以公司利益為重,不會為個人的私利而損害公司的整體利益,這樣的員工才有可能被委以重任,職業生涯才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