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去留的玄機——你是主動跳槽,還是被炒魷魚 4.被解雇,你是最後一個聽到消息的人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更要知道現今的社會和職場已經不是一個人獨行天下、做英雄的時代了。老板也不會為了一匹千裏馬而炒掉更多百裏駒。知道自己是千裏馬還是百裏駒,知道自己安身立命的首要任務是與他人建立團隊關係,才能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此時,才是可以被稱作成功的時刻。
王鋒學的是MBA,畢業後進了一家創業不久的高科技型的民營企業,頗感委屈地給民企老總當首任秘書。企業因項目好,很快規模擴大,他從秘書的位置一下子擢升為營銷中心經理。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他青雲直上,成為全國營銷區域總經理。
但不久,王鋒因與老板在營銷策略上發生分歧,他幾乎沒做任何考慮,便炒了其實一直待他不錯的老板的魷魚,跳槽到一家頗有名氣的馳名商標企業應聘副總經理。盡管是副總,但發展潛力很大。王鋒想這下自己總算可以出人頭地、大展宏圖了,他把目標瞄準了該公司的CEO。
於是,王鋒開始大刀闊斧的開展作為副總的工作,盡情施展拳腳,盡快步上CEO。王鋒一直覺得很多下屬的執行力與領悟力太差,他很難與他們合作。所以他開始裁減下屬,精簡人員,出台新政,雷厲風行。就在王鋒覺得自己的成績肯定會越來越好,離目標越來越近的時候,老板毫不客氣地炒了他的魷魚。
絲毫不能理解的王鋒需要老板給他一個解釋,老板的理由卻很簡單,那就是他不能勝任副總的位置。當他回到辦公室,看到那些下屬的時候,發現他們顯然早已經知道了他被解雇的事情,而他們的表情不是惋惜王鋒的離去,而是多了一份鎮定和心安。原來,大家都盼著他走,而他卻是最後一個知道的人。
雖然王鋒不得不離開,但是他還是充滿了疑問,自己為什麼不適合做副總。心情煩悶的他決定到書店平靜下心情。偶然間,他看到一本書中寫到,人對自己能力的認知分不同種,尤其是在職場中,一種是成功型,自己知道,並且正在運用的能力。第二種是正在走向成功型,自己不知道有,但自己正在運用。第三種是尚未成功型,自己知道有,但現在還沒有運用的能力。第四種則是失敗型,自己現在沒有,卻認為自己有。聯想到自己最近的不順,對比之下,發覺原來自己這就是叫做失敗,自以為有能力,實際上是能力不足,被解雇也是最後一個知道的人,何其悲哀。
其實,不少在職場中工作過的人,常常會犯這種錯誤。可能覺得跟隨能人幹了一兩年,總認為自己具備了駕馭更大氣場的能力,遇到一點兒不如意,就抱怨,就想著跳槽,跳到另外一個企業卻仍舊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在自認為能力不凡的情況下,遭受突然的解雇也毫不自知自己的不足,因為他根本還不具備這種能力。
當協作幫助其走向成功的時候,有的人為將功勞認為都是自己的成功,反而將他人的幫助當成是一種束縛。於是,渴望到更廣闊的空間施展自己,想要擔當更重大的角色,卻發現自己力不從心,甚至難以立足。這就是個人技能和和諧團隊關係的重要性。而一個人隻有在逐漸會經營自己的過程中,才能真正的走向成功。
不想做因不能施展才能整天抱怨的人,不想做被解雇卻是最後一個聽到消息的人,想要自己把握自己的去留而不是盲目的跳槽卻是越跳越糟,那麼,以下建議就是良好的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