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果斷的解雇是對自己進行必要保護的措施。職場人才輩出,新舊交替也是必然。如果下屬的過失無法挽回和原諒,那麼你就必須把他換掉。這麼做,主要出於兩方麵的考慮:
第一,個人必須對自己進行負責。你必須讓他明白,這是他必須負的責任,以及所付出的代價。權當是一個教訓,一份兒成長中的經驗。
第二,你作為領導對自己的職責和下屬負責的表現。作為領導就要對自己的職責負責,對下屬的利益負責。如果有人誤了事,影響了大家的權益,那麼處於大局考慮,把他換掉是必然的。這麼做你也不需要有任何的愧疚,這是對所有人負責的表現。
(2)是下屬那就爭取
當有人做錯時,不僅是下屬對於上司,也可以是任何的兩主體,或是上司對上司,上司對下屬,或是下屬對下屬等等。要知道危機中包含著機遇,有危就有機。不管誰做錯,隻要你有能力,隻要你有機會,那麼就努力的去借用機會為自己爭取更好的。
當仁不讓不僅是功勞,也是機會。如果你不爭取,他人就會爭取。要知道,既然一個人能夠因為做錯事可能被換掉,那就說明他所在的職位、他所行之事都是有一定的價值的。誰能夠把做錯之人的職位和重任爭取到手,那麼相當於握有了一定的機遇。
站在下屬的角度,必須時刻需求突破的出口。而他人的危機對於自己就是機會。既然他人一定會被換掉,那麼自己何不抓住這個機會。有人做錯就把他換掉,那麼換來的就會是自己抓住的成功。
解雇和替代,一項重大的決定。不過二者也有很大的區別。作為領導,平時對下屬有進行監督和提醒的責任。如果是那些你怎樣努力都表現很差的下屬,解雇他就絕對沒有商量。但是,必須保證公正、客觀,不可帶有任何偏見,讓自己的行為得到大家的認同,才能保持自己的威信。如果是下屬,就要避免被人覺得是趁人之危,甚至是落井下石這樣的不良印象,否則,不僅領導為誤會你的人品,同事也會投以鄙視的眼神。這對以後的長遠發展很是不利。所以,需要處事果斷、積極爭取,也需要講究方法和步驟,不能急功近利,不計後果。
【讀心術】
有時候做錯可以被原諒,但是那也隻限於個人的仁慈,不適合殘酷的競爭。猶豫和軟弱隻會縮小自己的生存空間。對他人錯誤的容忍就是對自己的殘忍。無論已經發生的還是將要發生的,有效的解雇和替代都是減少損失、避免災難性後果的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