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女人應學武皇之立身篇 4.苦鬥關隴,多謀善斷——搶先一步,占得先機(1 / 2)

第五章 女人應學武皇之立身篇 4.苦鬥關隴,多謀善斷——搶先一步,占得先機

武則天是一個從來不會失去目標的人。雖然她當上了皇後,鏟除了情敵,改立了太子,儼然是最有權勢的女人了但是這些對於她來說,還遠遠不夠。對於那些反對過她的人,她不會這麼輕易地放手,她不願意給自己留下任何禍患。所以,她把權傾朝野的長孫無忌,以及圍繞在他身邊的一幹大臣們作為自己的清除目標。她會采取什麼樣的方法來對付這幫元老重臣呢?

當武則天把皇後之位與太子之位都攬在自己手中的時候,她早已不是那個在人前唯唯諾諾的武昭儀了,她開始動用手中的權力與朝中反對她的勢力作鬥爭了。她做事情一向力求幹淨、徹底,王皇後和蕭淑妃死了,李忠被廢了,這些她做得都很滿意。

在外人看來,她儼然已是最有權勢的女人了,她的地位也已經牢不可破了。然而,還有一件事讓她寢食難安,那就是如何鏟除以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集團。因為,隻有將這幫勢力徹底鏟除,才不會給自己留下任何禍患,才能保住自己皇後的位置。

這似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武則天從來就不是一個在困難麵前低頭的人。在她的身上,有很多的不可能都變成了可能。對於她來說,越是艱巨,越有挑戰性,就越能激發她的征服欲望。

當時,她在朝中的勢力還很薄弱。雖然有許敬宗、李義府等人的支持,但這些人的力量還不能和長孫無忌等一幫老臣抗衡,而且長孫無忌等人也不會把這幾個資曆淺,職位低的人放在眼裏。所以,要想打倒關隴集團的那幫元老重臣,必須先提拔親信並培植自己的勢力,她準備為穩固地位做長期打算。

武則天思慮再三,決定一方麵提拔和保護自己的寵臣,另一方麵開始鏟除不擁護她的勁敵。她認為自己前進道路上最大的敵人就是長孫無忌,可他畢竟是三朝元老,又是高宗的舅舅,還是托孤重臣,位高權重,憑自己的弱小力量是不足以撼動這棵大樹的。但她不會打無把握之仗,她要先去除這顆大樹的枝幹,把他的親信逐個鏟除,讓這顆大樹孤掌難鳴,然後再加以除之。

正是因為她懂得各個擊破,事緩則圓的道理,所以她在榮登後位的時候,盡管她十分憎恨韓瑗和中書令來濟二人,但為了顯現自己寬大的胸懷和容忍之量,她不僅沒有讓李治立即動手處置他們,還表示應該對他們加以獎賞。如此深明大義的皇後,在李治的眼裏近乎完美女神了。

韓瑗、來濟兩人畢竟是“老薑”,他們擔心武則天這是“以退為進”的詭計,於是他們屢次請辭出京,但都沒得到準許,因為武則天認為時機還不夠成熟,所以讓他們繼續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任職。她的這一招的確很厲害,不僅樹立了自己的正麵形象,還可以麻痹曾經的和現在的敵人,讓他們感覺武則天是包容心強的人,不會對他們怎麼樣,從而為了保全自身安危再度蠢蠢欲動。

他們果然上當了,到了顯慶元年也就是656年十二月,侍中韓瑗感覺廢立皇後的風波已經過去了。武則天也沒有什麼進一步的舉動,於是,他的膽子又大起來了。他想為曾經被貶到潭州當都督的褚遂良鳴不平,把他從地方拯救回來。沒想到,高宗聽了勃然大怒,說當初他那麼頂撞我,你還來替他鳴冤。於是,就下詔將褚遂良貶往更偏遠的地方。倒黴的他又被貶到桂州(今廣西桂林)當都督去了。

武則天馬上把她的心腹許敬宗招來,暗中指示了一番。第二天,許敬宗就在武後的授意之下上書唐高宗說,韓瑗利用職務之便,把褚遂良安排到桂州,這是明貶暗升呀!桂州是用武之地,可以養兵、練兵、最後出兵,這是想要和他裏應外合,意圖謀反啊。另外,來濟和褚遂良也是朋黨,他們三個人肯定是相互勾結在一起的。

這種無中生有的奏折,高宗心裏自然明白。不過,既然是皇後的主意,那就隨她去吧。於是,高宗便下旨貶韓瑗為振州刺史,來濟為台州刺史,而且終身不得朝見天子。這種處置沒有複職的希望,名為貶職,實屬終身流放。再貶褚遂良為愛州刺史,王皇後的舅父柳奭再貶為象州刺史。

除長孫無忌以外,關隴成員,統統出局了。長孫無忌的關係網完全被拆散了,他被徹底孤立了。而在他的周圍,許敬宗由禮部尚書再提為侍中,李義府已攝兼中書令。由此,以許敬宗為首的庶族地主勢力日漸強大。此時,武則天想要收拾他可就容易多了。

從武則天當上皇後整頓朝臣的時候,長孫無忌便開始了潛心修國史的日子。因為,他知道自己大勢已去,所以就開始逃離政治,對武則天的所作所為假裝不知道,開始專注於讀書立說。

然而,武則天是一個有仇必報的人,從武則天從洛陽回京後,便一直在找機會除掉長孫無忌。顯慶四年四月,她終於找到了機會。但在機會到來之前,她又給自己製造了機會,也就是建議李治對宰相班子進行重組,重組的宰相一共有六位:太尉長孫無忌、司空李勣、太子太師於誌寧、侍中辛茂將、中書令許敬宗和黃門侍郎許圉師。在這六個人中,李勣和許敬宗是武則天的人,於誌寧、辛茂將、許圉師則是中立派,隻有長孫無忌被孤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