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懂得變通:多兜圈子,少碰釘子(1 / 3)

第七章 懂得變通:多兜圈子,少碰釘子

無論生活還是工作,都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充滿了變數。如不能隨時勢變化,隨人情變通,一定會碰到本可避開的釘子,遭遇無謂的挫折,最後走進失敗的死胡同。懂得變通的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往往事半功倍。

做人要真誠,處世要變通

在現實生活中,真誠做人非常重要。古人雲:“人心一真,便霜可飛、城可摧、金石可貫。”即所謂的“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對上司真誠,可以贏得欣賞和提拔;對同事真誠,可以獲取信任和配合;對家人真誠,可以享受到家庭的幸福和溫暖。

然而現代人多以金錢為重,利益第一。有的人幹脆拋棄了真誠,為了私利不擇手段。有的人雖然保留一份真誠,卻將之深深埋藏在心底,不輕易示人。於是我們覺得真誠的人越來越少,虛偽的人越來越多。其實,人與人之間應當以誠相待,你能以誠待人,別人就同樣會以誠待你。一個不能夠真誠待人的人,絕不可能得到真誠的回報、真誠的友誼,也無法獲得發自內心深處的快樂與感動。

做人真誠沒錯是一個前提,但處世不能一根筋,該變通的時候要變通。

有人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一個瓶子平放,裏麵放進幾隻蜜蜂,瓶口敞開,瓶底向著有光的一方。由於習性,蜜蜂總是向著有光亮處飛動,於是不斷撞在瓶底上。逐漸的,它們明白,自己永遠都飛不出這個瓶子,就不再做任何努力,隻是停在瓶子裏,一動不動。

在一個同樣狀態的瓶子裏放入幾隻蒼蠅,蒼蠅們並不朝著一個固定的方向飛,而是胡亂撞,它們會多方嚐試,向上、向下、向光、背光,一方不通立刻改變方向,雖然免不了多方碰壁,但最終會順著瓶口飛出。結果,不到幾分鍾,所有的蒼蠅都飛出去了。蒼蠅們及時變通,避免了像蜜蜂那樣始終被困在瓶中。

蜜蜂始終朝著有光的地方飛,是出於自己的本性,可以說是最真誠的了。可它們在外界環境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仍然堅持這樣“真誠”,這就隻能說是迂了。相比之下,蒼蠅懂得變通,沒有一條道走到黑,嚐試了不同的路徑,雖然過程曲折了點,但結果還是逃離束縛而得到自由了。

這個試驗很好地說明了人生應具備的兩種態度——真誠與變通。人生當中適時變通就是為了以後能夠更好地保留真誠。動物尚且知道變通,做人更須如此。特別是在複雜的人情世故當中,一定要學會為最後的真誠而適時變通,更好且更順利地達成自己的理想和心願。

隻有真誠不懂變通,容易吃虧,最終一事無成。世事不會一帆風順,成功之路也不會一馬平川;欲成的事業越大,遇到的困難就越大。遇到巨大的障礙,可以越過,也可以繞過,不一定非得搬除。就算搬得動,碰了個頭破血流也得不償失。當變通時一定要變通,曲線也可以救國。能花最小的力氣辦最大的事,也算是成功者必備的素質。

不過,失去了真誠的變通,就會失去方向,偏離正確的人生軌道。真誠是我們奮鬥目標的一把保護傘,時刻維持著理想的底線。有真誠在,才知道有所為,有所不為。失去了真誠的校準,變通就是盲目的、無效的。當你發現最終的收獲與最初的夢想有很大差別時,心頭又會是什麼滋味,難道不會為了達成這個變形的理想所舍棄的一切而感到懊悔?變通要在真誠的原則下變通,否則,越過了真誠的邊界,恐怕就會失去夢想成真的幸福。

人的一生有很多選擇,當你麵對著真誠與變通的選擇時,你應該想到這樣的選擇是否為了最後的真誠。兼顧真誠與變通是人生的一大學問,它會使人的一生改變許多。單純的真誠與單純的變通都不盡完美,隻有二者相輔相成才能幫助我們得到最後的成功。

遇事不鑽牛角尖

人們常用“鑽牛角尖”來形容遇事思維僵化、辦事不知變通的人,這種人從不考慮事情的各個方麵及事物的多樣性,隻認定一個想法,一條道走到黑。

喜歡鑽牛角尖的人性格比較固執、偏激,看問題片麵。喜歡揪住事物的細枝末節不放,頗有些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千萬不要和這種人辯論,他們往往會抓住你的小辮子不放,即使知道自己的意見站不住腳,但為了那張臉皮,也要無理狡三分。他們的強牛脾氣一上來,還真沒人能管得了,誰管跟誰急。明明是為他們好而勸說、批評、告誡,在他們眼裏都是對其尊嚴的無情踐踏。這樣的人最終隻能是自己走進死胡同,陷入絕境,就像下麵說到的章魚一樣。

一隻章魚的體重據說可以達到90磅,也就是將近32公斤。它體重很大,身體卻非常柔軟,而且由於沒有脊椎,它幾乎可以將自己塞進任何它想去的地方,甚至可以縮成細長的形狀穿過一個銀幣大小的洞。章魚捕食的時候,先將自己的身體塞進海螺殼躲起來,等到魚蝦遊近後,就咬破它們的頭部,注入毒液,使其麻痹而死,然後美餐一頓。這個特性使得它幾乎是海洋裏最難對付的生物之一。但是,漁民們有辦法製伏它。針對章魚的習性,他們把小瓶子用繩子串在一起沉入海底,章魚見到小瓶子,都爭先恐後地往裏鑽,不論瓶子多麼小、多麼窄。隨後,漁民隻需輕輕將瓶子提起,就將這個不可一世的龐然大物捉到手了。

在海洋裏稱王稱霸的章魚,卻因這種愛鑽牛角尖的習性成了瓶子裏的囚徒。

類似章魚這樣,凡事認死理的人不僅給家人或同事帶來麻煩,也使自己陷入痛苦之中。

如果你是這樣的人,不妨改變自己,做一個容易被大家喜歡的人,學著全麵、客觀、一分為二地看待問題。注意不要為了表現得與眾不同而故意與人針鋒相對,別人說東你偏說西,別人說南你偏說北。另外,你還可以嚐試從多個角度考慮問題,比如你看見一個熟人走過來,向他揮手打招呼,他卻低著頭走過去了,都沒抬頭看你一眼。這時,愛鑽牛角尖的人就開始胡思亂想了:是不是討厭我,看不起我呢?是不是不喜歡跟我做朋友呢?……。如果另外一個角度去想這個問題,可能就不會這麼看了:也許他邊走邊思考問題,沒注意到我;或是視力不好,壓根就沒看清是我;還可能是遇上什麼煩惱了,正苦惱呢,誰都沒看見;要不就是我站的地方人太多了,他的視線被擋,沒認出我來。如此一來,我們就會發現天地豁然開朗,原本糾纏不清的難題也迎刃而解。

辦事認真是好的,但鑽牛角尖就過猶不及了。你會發現,你越鑽得深,周圍的人越少,人際之門已經被你自己堵死,隻能自己孤守著針尖大的地盤,躲進自己營造的微型堡壘,誰想救你都像攻城拔寨一樣費勁,最後,彈盡糧絕也就隻能是你唯一的下場。為了自己,也為了身邊的人,做一個不較真的人吧,趙樸初先生的《寬心謠》說得好: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鑽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多動腦子,少使性子

年輕人闖蕩職場,隻憑一股熱情,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激情有餘,智慧卻不足。有些人說話辦事不動腦子,想到什麼就做、就說,從不深思後果,最後吃了暗虧都不知道。職場是一個角“智”的戰場,頭腦就是你的武器,放棄了它就等於放棄了勝利。年少無知,能幫你開脫一時,但無法保你一世,不動腦子的人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安安在一家廣告公司給一個老員工做實習助手,地位比較低,無論誰都可以招呼她幫忙,她也不好推辭。開始她還能按時完成任務,可後來手上的任務越堆越多,連本職工作都無法完成了,弄得帶她的老員工很不高興。沒過幾天,部門又來了個新人,能力很差,他的工作量就被派給其他人。一時間大家怨聲載道,結果又把更多的活轉給安安。一個星期之後,安安實在無法承受,就去跟主管談。主管建議她將意見反映給高層,那樣效果比較直接,更有說服力。安安真的去找總經理投訴了幾次,很快,那人被辭退了。過了一個月安安才知道他是某高層領導的親戚,主管其實也受不了那人,但又不想得罪他背後的人,於是就把這得罪人的差事轉給了安安。實習期滿,主管跟安安談話,說她做事效率低,和其他同事也不能很好地相處,不能轉為正式員工。麵對這樣的結局,安安真是有苦說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