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儒家思想是中華文明的主體,兩千多年來,它對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我國長期的社會管理實踐中,儒家倫理發揮了重要的功效、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儒家文化內涵具有博大精深的領導智慧,它是中國古代最完備、最係統的管理理論。特別是它飽含以人為中心的人本主義思想,為現代領導學提供了源頭活水。

流傳幾千年的儒家管理思想集中在《論語》、《孟子》等經典文獻中。一代名相趙普曾經說過:“半部《論語》治天下”。他先後協助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治理天下,都是借助《論語》的智慧。

20世紀末,日本經濟的騰飛、東亞經濟的崛起,都與儒家管理思想有緊密的聯係。後者在秩序、倫理、道德等層麵上,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了文化基礎。儒家的“仁愛”、“貴和”等思想至今仍然閃爍著睿智的光芒,是以傳統文化提升企業管理和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

在管理上,儒家講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就是說,儒家管理是一個修己安人的過程,修己是安人的起點,是整個管理過程的出發點。一個領導隻有把自己原本欠缺的地方修好,使原本優良的地方加強,才能在大家麵前建立威信、信任,從而以智慧、魅力和權力統帥他人。

此外,儒家講究以人為本、以和為貴的人際關係。“和”即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和而不流。以和諧為最高原則來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助於給組織的生存和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內外部環境,大家才能群策群力,產生強大的競爭力。

並且,儒家思想還包含了貴德、仁愛、任賢、信誠、忠恕、禮製、中庸、敬事等內容,是千百年來國君治理天下的利器,也是國人做人做事的準則。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對今天的領導者來說,研習孔孟之道是做人、成事以及從事管理工作的法寶。孔子講“與時遷徙,與世偃仰”,說的就是與時俱進;孟子則以“以德服人”為“王道”,即領導之道。凡此種種,不都是高超的領導之道嗎?

儒家思想是一座知識的寶庫,從中既可以審時勢之度、悟政治得失、學領導智慧。本書從中選取了涉及現代企業管理的重大命題,並與領導細節緊密結合,以現代企業案例剖析管理技巧,引導大家“古為今用”,去審視儒家的管理思想,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探取儒家思想中的領導智慧,希望能給予廣大讀者啟發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