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蓬萊(1 / 2)

東海之畔,落星之洲。

蔚藍的大海像懷抱自己的孩子一樣緊緊擁抱著落星洲,而落星洲則是廣闊無垠的海洋中唯一的一串明珠。

它由大大小小的島嶼組合而成,其中小的島嶼隻能容三五戶人家居住。

而主島的範圍分外遼闊,即便與中土七國的國境相比,也是不遑多讓。

這裏遠離中土大陸,在許多人眼中是格外神秘的地方。

而事實證明,即便是不宜居住的海外,人族也會以頑強的精神在這裏紮根。

落星洲不在中土七國的統治範圍內,落星洲上的人族認的統治者隻有一個。

那便是懸浮在落星洲中心的蓬萊仙山上的仙人們。

蓬萊仙山其實並非隻是一座山,而是一個統稱。

實際上,在方圓數萬裏的落星洲上方,漂浮著大大小小的宮殿與山峰。

這些宮殿群洋溢著寶光,即便在夜晚也清晰可見。

而漂浮的山峰則雲煙嫋嫋,上麵青鬆流水,不一而足。

這才是蓬萊仙山的全貌。

蓬萊派乃是遠古傳承下來的,當今僅存於世的練氣士道統,走得不是練武的路子,而是修道。

修道之人認為,紅塵是非多,因此修道便要遠離塵囂,讓自己的心境更貼近天地大道。

因此,蓬萊派之人都是足不沾地,餐風飲露的隱士一脈。

當然,隱士也不意味著其就是完完全全的不爭之人。

練氣士最看重的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是修道,第二件事便是道統的延續。

眼下星天界的練氣士道統隻剩下蓬萊一脈,餘者全部都是習武練功之人。

蓬萊派的練氣士對道統的延續有多上心便可想而知了。

在落星洲中心,一座巨大懸浮山峰上。

一個少年模樣的人盤膝坐在陡峭的山崖。

山風凜冽,但在靠近少年身前三丈時,風便詭異地止住,歸於平靜。

少年的麵孔隱藏在一片雲霧中,但透過雲霧,依稀可以看到少年雙目中流露出來的滄桑。

“師叔,算算日子,菡萏應當找到道子了。”

在少年的身後,一個老者穿著紫金色的道袍,恭恭敬敬地垂手站立著。

這名老者正是現在蓬萊派的掌門,玉真子。

而他身前的少年,可不是什麼後學末進,而是蓬萊派僅存的三位仙人之一的,號稱“無定神算”乾道人。

仙人之境乃是與見獨境齊平的境界,因此雖然不論從輩分還是年齡,乾道人都遠遠超過其師侄玉真子,從外貌上看,反倒是垂垂老矣的玉真子更顯老態。

“三月前我忽有所感,推星移月,窺得命運長河的一絲變化,才算出我蓬萊派的道子竟然在中土!怪不得...在落星洲找了好幾年都沒有消息。”

乾道人開口,聲音清朗,好似少年音,但其中蘊含的意思,卻大為複雜。

玉真子恭恭敬敬道,“道子事關我派興衰,隻派菡萏去是否太過草率?”

乾道人笑了笑,“無妨,我蓬萊一派不是武者一脈,需要從小打熬筋骨氣血方有成就。”

“練氣士一脈,首重心境,道子即便在外顛簸,也依舊是我蓬萊的道子。”

“而且,修道之人,若無一顆看透紅塵的心,也貼近不了天道,因此迎回道子一事,不急。”

玉真子小心翼翼道,“就怕中土七國的武林勢力出手幹預。”

想他玉真子也是一派掌教,放在中土,亦是朝徹九重天的大宗師,但在乾道人麵前還是沒半點脾氣。

“中土七國的一些武林勢力的確是深不可測,但他們絕對算不到我蓬萊派的道子!”

乾道人的語氣中帶著濃濃的自信,“即便是星極宮的宮主,號稱算盡蒼生的夕九霄,也絕不可能在卜算一道上強過我!”

他盤膝坐在山崖,一股淵渟嶽峙的氣度油然而生,淡淡道“《紫薇神數》的確是天下第一神數,但夕九霄卻不是卜算的天下第一人!”

......

遙遠的中土,晉國,易菡萏自然不知道自己的師門其實並不急於讓她帶回道子林蓮。

她不遠千萬裏來到陌生的地方,就是為了把林蓮帶回蓬萊派。

因此,聽到葉秋白的話後,她隻是微微皺了皺眉,然後俯身對林蓮柔聲道,“小家夥,姐姐帶你去找爺爺,好不好?”

小林蓮臉上卻沒有露出明顯的喜色,反而抱著葉秋白的小腿,往後縮了縮,“我聽大哥哥的!爺爺叫我聽大哥哥的!”

易菡萏沉默了一會,顯然,常年修道的她不擅長對付小孩。

葉秋白卻主動蹲下來,摸著小林蓮的腦袋,道,“那大哥哥帶你去找爺爺,好不好?”

易菡萏的話他是在反省的。

的確,林蓮跟著他東奔西跑不說,他也是個不沾家的人,長此以往,對小家夥的成長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