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對坐到天明 7 縱橫捭闔最搖擺(上)
《史記》、《戰國策》記載了蘇秦的很多遊說經曆,前麵提到過,蘇秦是繼張儀之後才活 躍於政治舞台的,這些記載至少在發生時間上不靠譜。? 現在張儀死了,按《戰國縱橫家書》比較可靠的記載,該輪到蘇秦出場了。那麼,蘇秦 是否如我們所熟知的那樣,通過遊說諸國促成合縱,共同抗擊秦國呢?如果不是蘇秦,又是 誰繼公孫衍之後承擔起“合縱抗秦”的重任呢?? 重新扛起這次“合縱”大旗的,是逐漸坐大的齊國。因此,要解開這些謎團,還得從齊 國如何當這個頭說起。? 齊國想放開手腳地“扛旗”,就必須先解決燕國的遺留問題。齊、燕和解,有一個人發 揮了重要的作用,他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蘇秦。蘇秦登上戰國的政治舞台,也正是從飽經戰 亂的燕國開始的。? 經曆了“子之之亂”的燕國,更加積貧積弱,新繼位的燕昭王感到痛心疾首,因此“卑 身厚幣以招賢者”。燕國的強盛迫在眉睫,燕昭王當然求賢心切,謀臣郭隗向他說了一個典 故:有位國君想要千裏馬,尋了三年一無所獲。後來,有個人自告奮勇,帶了一千金去尋千 裏馬,三個月就回來了,結果是花了五百金買了一匹千裏馬的頭骨回來。國君很生氣,說你 腦子是不是進水了?這個人卻說:死馬都值五百金,更何況活馬?這是讓天下人都知道大王 您尋千裏馬的誠意,何愁千裏馬不會主動送來?不出所料,三匹千裏馬一年之內就主動送上 門來了。? 郭隗建議,不如就把自己當成“馬骨”,向天下的牛人宣示:郭隗這麼矬的人都能受到 重用,大家還等什麼呢?? 果然,郭隗的“活廣告”讓燕昭王收獲頗豐,先後就招來了好幾個牛人,包括後來給燕 國報仇雪恨的軍事奇才樂毅、戰國時期著名的陰陽家鄒衍等人,呈現出“士爭趨燕”的熱鬧 場麵。公元前 308 年,東周人蘇秦也響應號召,來到了燕國。? 此時的蘇秦,雖然隻是一個想出人頭地的熱血青年,這樣的青年在戰國一抓一大把,但 才華橫溢的他很快就脫穎而出,得到燕昭王的賞識。來到燕國的第二年,蘇秦便奉命出使齊 74? ?
國。? 蘇秦這次出使齊國,肩負著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要土地。原來,齊國趁“子之 之亂”攻打燕國,雖然在諸侯國的壓力下撤軍,但仍占領著燕國南部的十座城池。蘇秦此行, 就是來跟齊國交涉,收複失地的。? 我們來看“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蘇秦到底是怎麼完成這個任務的。? 見到齊閔王之後,蘇秦按禮節參拜,轉達燕王對齊王的親切問候和良好祝願。接著,蘇 秦掏出早已準備好的稿子,開始抑揚頓挫地念悼詞。? 等等,悼詞?念錯了吧?——沒錯,的確是悼詞,題目是“沉痛哀悼田地同誌”。? 齊閔王連忙站起來,喊道:爺還沒死呢!搞什麼飛機?? 蘇秦不慌不忙地收起稿子,開始給齊閔王“擺事實,講道理”。蘇秦舉了很多例子,講 了不少道理,但中心思想就是一句話:燕國與秦國是翁婿之邦,齊國如果敢得罪燕國,哪天 秦、燕聯手收拾你,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很明顯,蘇秦是在拉大旗作虎皮,但他說的也不全是誇大之辭。秦國當時已經派了公子 稷到燕國為質,結成同盟關係,以此製約齊國的北麵。拋開這層關係不談,齊國占燕國的便 宜,逐漸坐大,從三晉和楚國騰出手來的秦國怎麼可能袖手旁觀?? 齊閔王有所觸動,就問蘇秦該怎麼辦。蘇秦出了一個主意:歸還占領的土地給燕國。這 樣一來,秦國會感到很有麵子,因為齊國是懼怕秦國才這麼做的。燕國更不用說了,當然是 對齊國感激涕零。? 齊閔王非常讚同蘇秦的想法,不僅向燕國歸還了占領的十座城池,還主動贈送重金,向 燕國表達謝罪、和解之意。? 蘇秦出使齊國,可以說是一次艱難的“破冰之旅”。7 年之前,齊國趁燕國內亂大兵壓 境,幾乎要將燕國從地圖上抹去。齊軍在燕國燒殺搶掠、肆意妄為,燕國人仍然曆曆在目, 我們不禁有些疑惑,齊、燕兩國怎麼如此迅速地卸下了曆史包袱、握手言和呢?? 史書往往讓人感覺不靠譜,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極盡所能地過分誇大個人對曆史的 作用。對於齊、燕兩個敵對國家的和解,如果完全歸功於蘇秦的外交才能,那未免也太傻太 天真。國家利益高於一切,齊閔王不是楚懷王那樣的白癡,不可能被蘇秦的巧舌如簧所左右。? 蘇秦能夠交涉成功的背景,是楚國投向了秦國的懷抱,導致秦、齊兩國的天平失衡,讓 齊閔王倍感孤立、寢食難安。鑽進秦國被窩的楚國,自恃有了靠山,不斷在齊國南部邊境搞 一些小動作。? 齊國要扭轉這個不利局麵,就必須對楚國有所行動,但是,北麵與燕國為敵,燕昭王又 是趙國出兵護送繼位的,這些微妙的關係讓齊國時刻擔心“後院”起火,因此難以在南麵放 開手腳。蘇秦準確地抓住了齊閔王的心思,他念的“悼詞”引起了齊閔王的共鳴,提出的和 解方案才得到了齊閔王的首肯。? 可以說,齊、燕和解是一次“各取所需”的“共贏外交”。——燕國需要和平的發展環 境,齊國需要“後院”安寧。? 兩國找到了共同的利益點,通過蘇秦出色外交的推動,齊、燕的敵對關係才得以和解, 並進一步發展。公元前 306 年,也就是蘇秦出使齊國的第二年,燕國派出太子前往齊國作為 人質,蘇秦作為陪臣,跟隨太子來到齊國,臣屬於齊閔王。? 齊、燕這兩個積怨甚深的鄰邦,出於對和平的共同訴求,終於翻開了合作、互信的新篇 章。? 蘇秦留在齊國為臣,對燕昭王而言,最大的收獲是保持了與齊國的友好關係,為燕國的 發展贏得相對穩定的國際環境。對於蘇秦本人而言,最大的收獲則是結識了時任齊國宰相的 田文,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孟嚐君。? 田文這個人很有來頭,他的父親叫田嬰。田嬰是齊威王的小兒子、齊宣王的弟弟,前麵 75? ?
也提到過這個人,公元前 341 年作為偏將,跟隨田忌出征,取得馬陵之戰的勝利。從公元前 334 年開始,田嬰在齊國擔任了 11 年的宰相,權傾朝野,公元前 321 年又被封為薛公,諡 號靖郭君。? 田嬰在治國理政方麵卓有成效,是齊國繼鄒忌之後的又一位變革領軍人物。他曆經齊威 王、齊宣王、齊閔王三世,為齊國的強盛立下了汗馬功勞。? 不過,田嬰也有很大的缺陷——熱衷於撈財弄權。? 以宰相的身份,撈財不是什麼難事,弄權也很容易,但田嬰覺得自己掌握的權力還不過 癮,畢竟頭上還有一個齊閔王蓋著。田嬰想為所欲為,就必須讓齊閔王主動放權。? 田嬰對齊閔王說:“大王應該勤於政務。”這話說得很對,但也要講個合理分工。業務有 大小、政事有輕重,從首腦到基層,各級官吏各司其職,才能確保國家機器正常運轉。身為 宰相的田嬰很明白這個道理,卻為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故意將大事小情一股腦地往 齊閔王那裏扔。? 於是,齊閔王的辦公桌上,五花八門的文件、報告堆積成山,等待審閱。有李家丟雞的 申訴報告、也有張家狗咬人的調查報告;有城門外挖水溝的請示報告、也有修公路的強拆報 告……? 齊閔王勉強支持了幾天,筆一扔就罷工了:這都哪兒跟哪兒啊?你田嬰幹什麼吃的?全 部搬走,自己批去!? 田嬰就等著這句話,趕緊進去搬文件、撤案桌。從此以後,齊閔王不再看文件了,田嬰 終於得以“專齊之權”。? 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田嬰除了中飽私囊以外,還廣納豪民,培植私人勢力,在齊國建立 了盤根錯節的關係網,飛揚跋扈,威逼齊王。? 一位見錢眼開、手握重權的權臣,往往也是這個國家的“Trouble? Maker ”(麻煩製 造者)。? “徐州相王”就是田嬰貪戀魏國的賄賂,不聽張醜的逆耳忠言,從中為魏惠王牽線搭橋 的。結果引來了楚國的大兵壓境,讓齊國吃了大虧。? “五國相王”時,齊王“羞與中山並為王”,準備聯合魏、趙討伐中山國,又是田嬰“拿 人錢財,替人消災”,出麵給中山國說情,讓齊國的“北擴”計劃流產。? 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作為田嬰的繼任者,田文是否會像他的父親一樣貪財戀權, 給齊國帶來更多的麻煩呢?? 事實證明,我們多慮了。田文不僅為人很不一樣,而且跟父親田嬰的隔閡很深,這種隔 閡來自於田文內心深處對父親的兩大不滿。? 田文的第一大不滿,源於父親一開始就拋棄了自己。? 田嬰的生殖能力超強,有四十多個兒子,田文是一個小妾在5 月 5 日生的。田文呱呱墜 地,田嬰看都沒看一眼,就莫名其妙地對小妾說:“把這孩子給我扔掉!”田嬰沒有說明理由, 小妾也沒有執行田嬰的命令,畢竟母子連心,就偷偷地把田文養大。田嬰的絕情,在小田文 的心裏留下了巨大的陰影。? 田文的第二大不滿,源於對家族前途的一絲憂慮。? 田文是生母背著田嬰養大的,後來通過田文的其他兄弟引見給了田嬰。父子倆第一次謀 麵,就搞成了小規模的“批鬥會”。田文當場質問父親拋棄自己的理由,田嬰的回答令人啞 然:“5 月出生的孩子,長得比門戶還要高,對父母不利。”田文對父親的愚昧很氣憤,反問 道:“人的命是天定的,還是門戶定的?”田嬰沒有說話,田文又窮追不舍:“如果是天注定, 你擔心又有什麼用?如果是門戶注定,把門戶拆了,做高一點不就行了?”田嬰麵對小兒子 的質問,無言以對,很下不來台,隻能尷尬地敷衍道:“說累了吧,先喝口水……”? 田文想批判的遠遠不止這種愚昧與絕情,而是父親多年來的胡作非為。後來,田文又對 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