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對坐到天明 6 三大國各樣心腸(1 / 3)

第二章 對坐到天明 6 三大國各樣心腸

秦國的東進打得熱火朝天,三晉被揍得四處打滾、滿地找牙,中原硝煙不斷、戰火連連。 此時,戰國就像是一個熱鬧非常的 QQ 群,“群主”秦國與三晉的頭像在頻繁閃爍。?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楚國一直不在線,另一個“群主”齊國也顯示著“離開”,這是怎 麼回事?膽小的楚國“隱身”也就算了,非常樂於湊熱鬧、打太平拳的齊國怎麼也在“潛水”?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同屬七大國之一的燕國居然“斷線”了!? 北方的兩個大國,一個“斷線”,一個“潛水”,突然讓“戰國 QQ 群”謎影重重。要揭 開這個謎,還得從燕王噲繼位說起。? 公元前 321 年,燕易王去世,兒子繼位,是為燕王噲。這個新君主不得不承認,在屈指 可數的七大國中,燕國是國土最偏的、發展最慢的、實力最弱的。當然,燕國也是運氣最好 的,要不是南麵有趙國和中山國擋著,恐怕早被“群主”魏國滅了百八十回了。? 但是,將國家的安危寄托在趙國這堵“人牆”上,始終不是長久之計,誰敢擔保“人牆” 不會來個“轉身抽射”?再說了,燕國東南角還與齊國接壤,直接暴露在大國的攻擊範圍之 內。齊國一天天強大,燕國還能活幾天?? 若欲安全,必先強國;若欲強國,必先變法。——這是戰國初期諸侯國的金科玉律,是 六大國實踐證明的曆史經驗!燕王噲要確保燕國無虞,就必須搭上變法的末班車。出於這個 目的,燕王噲在繼位後不久,就拜了一個叫子之的人做宰相,開始大規模變法。? 子之,燕國人,履曆不詳。他從政的特點,按《史記》的說法是“貴重主斷”,也就是 有魄力、有膽識,辦事果斷、雷厲風行。讓這樣的人主導變法,燕王噲當然非常放心,認為 自己選人得當。? 變法,可以成為國家繁榮昌盛的手段。變法,也可以成為個人滿足野心的工具。? 隨著變法的逐漸深入,手握大權的子之對國家的控製力越來越強,個人私欲也急劇膨脹。 貪戀權勢的子之已經不滿足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開始朝著“謀國篡位”的目標進發。? 為了達到險惡的目的,子之給燕王噲謀劃了一局棋,一局分三步完成的死棋。? 第一步棋是子之的好友、蘇秦的哥哥蘇代走的。? 公元前 318 年前後,蘇代代表齊國出使燕國,燕王噲就問他:“齊王怎麼樣啊?”蘇代 答:“不行,做不了群主。”? 燕王噲不相信,覺得齊國這麼強大都做不了“群主”,還有誰能做?難道讓積貧積弱的 燕國做?蘇代回答說,齊國的實力確實很強,但關鍵是齊王不信任大臣。連自己人都不相信, 還有誰願意跟著他混?所以做不了“群主”。? 69? ?

自作聰明的燕王噲心想,燕國站著比不過齊國,那就躺下去比。於是,燕王噲對子之更 加重用和信任,將大量的行政權力轉到了子之手中,給齊國來個“彎道超車”。? 第二步棋是一個叫鹿毛壽的人走的。? 來曆不詳的鹿毛壽純粹是吃飽了撐得慌,向燕王噲上交了一份足以驚天地、泣鬼神的提 案:禪讓王位給子之!? 一石激起千層浪,鹿毛壽的議案引來舉國上下一片吐槽之聲,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 是認證名為“太子平”的微博:“鹿毛壽,你穿越過來的吧?還禪讓,讓你妹啊!”? 燕王噲卻認為,“和寡”恰恰證明了“曲高”,而且以燕國的實力,隻有靠炒作才能提高 知名度和點擊率。因此,燕王噲欣然采納了鹿毛壽的提案,真就把子之推到王位上坐著了。? 子之得到了夢寐以求的王位,但還是不滿足。他坐在王位上放眼一看,底下站的全是太 子平的人。萬一哪天燕王噲掛了,自己不就成“烤乳豬”了嗎?? 為了掃除太子平的黨羽,子之又謀劃了第三步棋。下這步棋的人,史書沒有記載名字, 隻好叫做“路人甲”。? “路人甲”給燕王噲講了一個故事:“當年禹禪讓王位給益,但任用的官吏還是兒子啟 的人,明擺著就是告訴兒子啟,等我死了,你自己奪王位。”? 燕王噲心領神會,將俸祿三百石以上官吏的印綬全部收繳,交給子之決定去留。燕王噲 自己還以身作則,做出表率,“不聽政,顧為臣”,“國事皆決於子之”,讓子之“南麵行王事”。? 這一年是公元前 317 年,燕國還是那個燕國,王位還是那個王位,隻不過坐在上麵的人 換了。? 子之“兵不血刃”的“篡國”過程,齊閔王再熟悉不過,因為專利權屬於“篡齊”的田 氏。齊閔王倒是沒想過找子之收“專利轉讓費”,但對於燕國發生的一切,齊國始終在背後 冷眼旁觀、靜待其變。? 燕王噲倒行逆施、子之犯上作亂,在燕國引發了一場巨大的危機!? 燕王噲搞禪讓,自己得名,子之得利,但普通官吏和民眾憤怒了:糊裏糊塗就“國有改 民營”了,工會同意了嗎?? 民眾基本上還能接受,畢竟天下老板一般黑,隻要工資不下降,給誰打工不一樣?? 部分官吏意見很大:換老板就換老板吧,怎麼還把我整下崗了?? 燕國上下,要說最鬱悶的,那肯定非燕王噲的太子平莫屬。——不解釋,你懂的!? 從子之坐上王位的那一天起,燕國的每一天都是山雨欲來、烏雲密布。燕國人如同生活 在漫漫黑夜,不知何時才能迎來東方地平線上的一縷曙光。? 公元前 315 年,子之“篡國”的第三個年頭,一道閃電劃破了燕國的長空——太子平發 動武裝政變!? 與太子平攜手推翻子之“偽政權”的,是一個叫“市被”的將軍。正在兩人密謀之時, 一直不動聲色的齊國突然派來了一個人。? 來人向太子平轉達了齊閔王的口信:齊國堅決支持太子殿下的“正義行動”,願意為殿 下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與援助!除了齊王的老婆以外,太子殿下要什麼就給什麼!? 有齊國在背後撐腰,太子平自然是有恃無恐,加快了政變的步伐。由於時間倉促,太子 平、市被基本上是帶著一群烏合之眾殺向王宮的。子之帶著正規軍殺出來,將太子平的“叛 軍”打得落荒而逃。將軍市被見勢不妙,決定火線“投誠”,轉過來追殺太子平。? 太子平也不是吃幹飯的,打不過子之是因為自恃有齊國的支持而輕敵,準備得太倉促。 初戰失利後,太子平重新召集力量反攻,先幹掉了“叛徒”市被,接著繼續跟子之死掐。? 燕國打得天翻地覆,但承諾對太子平“有求必應”的齊閔王始終不動聲色,他為什麼不 兌現自己的諾言呢?? 根據《史記》的記載,齊閔王不出兵,是因為拿不定主意。燕國再亂,畢竟也是自己人 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