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征戰何曾休 3 江山代有梟雄出(下)(2 / 3)

可能有人會產生疑問:既然趙國的騎兵這麼厲害,為什麼不一舉橫掃中山國呢?? 沒錯,以趙國目前的實力,將中山國從地圖上抹掉是有可能的,但中山國地域廣闊、民 風彪悍,趙軍付出的代價不會小。我們前麵說過,趙武靈王需要解決的心腹大患,除了已經 解決掉的林胡、現在正在收拾的中山國以外,還有西北部的樓煩。如果為了鏟掉中山,把苦 心經營的騎兵拚個精光,拿什麼收拾以勇猛善戰著稱的樓煩騎兵?? 讓趙武靈王更擔憂的,還有盟友秦國的新動向。趙國將公子稷送回秦國繼位後,公子稷 對趙武靈王感恩戴德,秦、趙兩國的關係進入“蜜月期”,但是這種親密的關係,隨著時局 的發展也在悄然生變。? 秦、趙關係出現波動,並非秦昭王過河拆橋、恩將仇報,他作為秦國國君,根本就沒有 說話的份。從秦昭王繼位的那天起,秦國的大權就一直掌握在以宣太後為代表的外戚手裏。 對趙國不滿的,就是執掌大權的外戚幫。? 秦武王撒手人寰之時,惠文後要立公子社,宣太後要立公子市,兩人都想“母以子貴”, 結果誰也沒有得逞,趙國送來了公子稷。很快,惠文後慫恿公子社發動政變,宣太後一夥借 剿滅之機,完全掌握了秦國的權柄。? 按理說,公子稷也是宣太後的親生兒子,她是最後的得利者,但宣太後始終對插上一腳 的趙國耿耿於懷。公元前 300 年,秦國把楚國打成殘廢,主要精力便轉到齊國上麵,但齊國 隔得太遠,兩國直接對抗的機會不多,秦國還是能夠騰出一點時間來“關照關照”趙國。? 中山、北狄的“拆遷工程”尚未完工,秦國又在蠢蠢欲動,趙武靈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 的壓力。為了集中精力解決趙國的長治久安問題,他決定先從王位的束縛中抽出身來,“退 居”前線。? 公元前 299 年,趙武靈王讓位給太子何,自稱“主父”,專門負責對中山、樓煩的“拆 遷工程”,並開始謀劃應對強大的秦國。趙武靈王策劃的路線是:先北上剿滅中山,再向西 橫掃樓煩,最後從雲中、九原南下,襲擊秦國。? “退居”前線後,趙武靈王輕鬆了許多,親自穿著胡服,化裝成趙國使臣,沿著設想的 攻擊路線,偵察地形地貌、水土民情,一直偵察到了秦國的都城鹹陽,“覲見”秦昭王。? 秦昭王就是公子稷,原本是見過趙武靈王的,但畢竟過去了將近十年,趙武靈王又打扮 成這副模樣,再說作為使臣的趙武靈王不可能離他太近,秦昭王沒有能夠認出來。不過,趙 武靈王的“氣場”確實很強大,秦昭王還是對這位“狀甚偉”的“使臣”感到有些吃驚。直 覺告訴他,此人“非人臣之度”。? 趙武靈王返回後,反應過來的秦昭王派兵去追,可惜沒追到。後來抓人審問,才知道竟 然是趙武靈王本人,秦昭王還真是嚇得不輕:這“胡子”膽子也忒大了!? 公元前 297 年,專門負責找人 PK 的趙武靈王率領騎兵從代郡出發,一舉剿滅了樓煩。 拿下樓煩後,趙武靈王又收編了樓煩的騎兵。有了這些英勇善戰的“純種胡人”加入,趙國 騎兵的實力蔚為壯觀。? 公元前 296 年,趙武靈王率領戰鬥力空前的趙國騎兵,向中山國發起了最後一次攻擊。 複國後經曆 80 餘年風雨曆程的中山國,在趙軍的鐵蹄下退出了曆史舞台,完全淹沒在馬蹄 揚起的飛沙與塵煙中。? 人生就像一隻樂曲,有的鏗鏘,有的婉轉,有的歡快,有的悲戚。? 趙武靈王的一生,更像一曲交響樂,高潮迭起、蕩氣回腸,但人生實在禍福難料,當巔 峰的樂章還在回響時,一個悲慘的終止符,卻讓這曲近乎完美的交響樂戛然而止。? 趙武靈王怎麼了?他壯懷激烈的一生,將是怎樣的悲慘結局?? 隻能說,這是一個由“夢”引發的悲劇。? 趙武靈王並不是一個愛做夢的人,他想得最多的是夢想——剿滅中山、北狄,為趙國打 出一片安定的天地。這個夢想支撐著他橫刀立馬、征戰不息,用 30 年的勵精圖治奠定了趙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