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征戰何曾休 5 兵戎相見豈無期(2 / 3)

魏冉是聰明人,聽得出陳筮的話外之音、言外之意,立即命白起發兵救韓。白起率領秦 軍以每日百裏的速度急行軍,用八天的時間便趕到華陽。如神兵天降的秦軍與猝不及防的魏 軍正麵遭遇,虜三將,斬首 13 萬,魏軍被迫敗走芒卯。接著,白起又與賈偃率領的趙軍激 戰,將兩萬投降的趙軍趕進黃河。? 經華陽一戰,魏、韓臣服,趙國也不敢再來中原搞小動作,成功“連橫”之後的秦國很 想表現一下。趁著白起率領的秦軍還在韓國境內,秦國準備聯合魏、韓南下伐楚。? 得到消息的楚襄王真著急了:“坐擁”10 萬殘兵敗將的楚國,哪裏經得起強秦三番五次 的蹂躪?? 楚襄王一籌莫展之時,一個叫黃歇的人挺身而出,表示願意出使秦國,讓秦國退兵。別 無他計的楚襄王見此人“遊學博聞”、能言善辯,應該是“玩賴”的高手,便派他出使秦國。? 秦國正在做著出兵伐楚的最後準備,黃歇便以使臣的身份來到鹹陽,向秦昭王上了一封 書信。在這封關乎楚國生死的信中,黃歇開篇就拋出了一個對時局的判斷:“天下莫強於秦、 楚。”? 其實,黃歇遞交的這封長信,核心就在此一句!有了這個判斷,接下來的思路就清楚了:? ——秦伐楚,兩敗俱傷,趙、齊、燕等國坐收漁人之利。? ——秦聯楚,天下無敵,趙、齊、燕等國跪行臣服之禮。? 問題在於,楚國都城都被秦國“沒收”了,楚襄王靠搜羅江東 10 萬殘兵,在東南一隅 苟延殘喘,誰會相信黃歇所謂“天下莫強於秦、楚”的鬼話?這話要傳出去,還不讓趙、燕、 齊笑掉大牙?? 別人信不信無關緊要,重要的是秦昭王信了!秦昭王信了,這事兒就妥了!? 在黃歇的“忽悠”下,秦國宣布退兵,與楚國約親。次年,黃歇陪同楚太子完到秦國做 人質,楚國總算揀回了一條命。? 確切地說,秦昭王並非相信黃歇的鬼話而停止伐楚。他最初的想法的確是要讓楚國消失, 但既然楚國主動投降,那就可以先放一放。? 對於秦國而言,現在還不是對六國“斷其一指”的時候,應該先將其他幾根指頭掐骨折 再說!魏、韓太弱,此時也是自己的附庸,沒必要掐;齊國和燕國太遠,暫時還掐不著。這 樣一來,欠掐的就隻有趙國。? 不過,秦國太熟悉趙國“躲貓貓”的戰術了:你還沒動手掐,他早就跑影了。如果貿然 出擊,趙軍主力又要竄到其他國家去閑逛。等你撤了,他也拎著大包小包地回來了。——趙 軍是去購物,還是去搶劫,地球人都知道。? 為了把趙國掐出血、掐骨折,秦國這次需要改變一下策略。公元前 270 年,宰相魏冉的 客卿胡陽率秦軍攻打趙國,對軍事重地閼與形成長期包圍,以此引誘趙軍主力前來決戰。秦 昭王想的是,圍住地理位置極為重要的閼與,即使引不來趙軍主力,至少也能把它牽製住, 讓它不能到處亂跑。? 不出秦昭王所料,這次秦軍賴著不走,讓趙惠文王感到壓力山大,立即召廉頗、樂乘來 商量,是否派趙軍主力去救急。? 廉頗、樂乘多年來靠“躲貓貓”跟來犯的秦軍“玩賴”,早就形成了思維慣性,因此以 “道路險狹”為由反對出兵。趙惠文王心裏不踏實,又征詢趙奢的意見。趙奢的回答讓趙惠 文王很滿意:“狹路相逢勇者勝!”? 趙奢算不上新將領,早在公元前 280 年,他就趁秦軍打趙國之機,率領趙軍去齊國“報 銷損失”。不過,趙奢以前並不是帶兵打仗的,他隻是趙國的“田部吏”,也就是稅務局裏微 不足道的一個小官。? 領導基本上是一副嘴臉,但升遷之路各有不同。“小城管”田單做上大宰相,靠的是“玩 心眼”;“小稅務”趙奢做上大將軍,靠的是“不懂事”。? 109? ?

無論收租還是收稅,乖乖上繳的開個收據,膽敢不繳的一頓痛扁。——田部吏趙奢的生 活,原本就是這樣單調得令人乏味,直到遇見平原君“抗稅”的那一天。? 趙國的三歲小孩都知道,平原君趙勝不好惹,不僅僅因為他“戰國四公子”的名氣,更 重要的是,他是趙武靈王的親弟弟,正兒八經、炙手可熱的王室宗親。? 平原君“抗稅”,倒不是因為他缺那麼幾個錢,而是覺得丟不起這個人:老子就是靠吃 稅過日子的,誰這麼不長眼,膽敢收我的稅?? 要換作別人,巴結平原君都苦於沒門路,哪裏還敢太歲頭上動土。偏偏趙奢“不懂事”, 不僅執意要收,還以“抗稅”為名,將平原君家的九個家仆抓去殺了。? 平原君得知消息,不由得怒火中燒:好你個趙奢,反了你了!當即就要殺趙奢償命,趙 奢也不著急,麵不改色地給平原君上了一堂政治課:? “趙勝同誌,你作為國家的高級領導幹部,理應遵紀守法、勤政愛民。你倒好,竟然放 縱家人以身試法、暴力抗稅!你有沒有想過,法之不存,國將焉附?等到國破家亡那一天, 你還囂張個鳥啊?”? 趙奢義正詞嚴,平原君理屈詞窮。不過,平原君還是很惜才,將趙奢拉起來,感慨道: “國弱憤青多,多半是假貨。別看他們平日裏吵吵得比誰都厲害,真要刀子往脖子上一架, 他們比誰都尿得快。像你這麼不怕死的憤青,我還是第一次見。你就不要在稅務局幹了,太 屈才!我可以向大王保舉你到軍隊帶兵打仗。如今諸侯混戰,正值用將之際。你有骨氣、有 力氣,還有怨氣,諸侯列國又都是出氣筒,正符合你的性格,你就找外人發泄去吧!”? 趙奢自此從了軍,多年來戰功卓著,特別能躲、特別能打、特別能搶,很快就因戰功屢 次升遷,成為僅次於廉頗、樂乘的一員虎將!? 趙惠文王派趙奢率領趙軍主力,趕往閼與地區救援。剛剛走出邯鄲三十裏,趙奢不走了, 並發布命令:“有以軍事諫者死!”? 此時,秦軍主力繼續圍困閼與,並派出部分兵力襲擾附近的武安,與閼與的主力形成掎 角之勢,等待趙軍援兵。武安城外的秦軍聲勢浩大,每天“鼓噪勒兵”,噪音將武安城裏房 屋上的瓦片都給震掉了。武安朝不保夕,趙奢卻在這裏原地休息,有人坐不住了,建議立即 率兵援救武安。趙奢執行軍令,立馬就把這個人拉出去斬了!? 趙奢久經沙場,知道秦軍在武安是虛張聲勢,它的動靜越大,說明引誘趙軍主力的心思 越急迫。趙奢不上秦軍的當,就蹲在這裏耗著,整整停留了 28 天,不僅沒有前進一步,還 裝模作樣地修工事,似乎準備在此長期固守、拱衛都城。? 秦軍派出探子來摸趙軍的底細,趙奢假裝沒有識破,熱情款待後禮送出境。探子回去如 實稟告,秦軍主將歡喜異常,認為可以對閼與展開大規模攻擊了。? 探子前腳剛走,趙奢就率領趙軍輕裝急行,一天一夜趕到距離閼與五十裏的地方駐紮, 修築工事。事發突然,發現趙軍動向的秦軍立即從攻城部隊中分出一部分,全副武裝趕來阻 擊援軍。? 趙奢在部將許曆的建議下,趕在秦軍到來之前,搶先占領了北麵高地,以逸待勞。由於 趙軍是神不知鬼不覺地摸到前沿來的,秦軍猝不及防、倉促應戰,被北麵山上衝下來的趙軍 打得人仰馬翻、損失慘重,加上閼與城內固守的趙軍也趁機殺出城來,對秦軍形成兩麵夾擊 之勢,秦國隻得解除對閼與的包圍,撤兵回國。? 閼與之戰,趙奢以智取勝,取得了秦、趙爭霸以來,趙國對秦國的第一次勝利,兩國形 成了局部的暫時均勢。趙奢也一戰成名,被封為馬服君,與藺相如、廉頗享受同級別待遇。? 單純從戰役結果來看,趙國無疑是閼與之戰的勝利者。但從國家戰略的角度來說,趙國 輸得很慘,因為閼與之戰埋下了一個巨大的禍根,直接導致了趙國後來的慘敗、乃至滅亡。 那麼,趙國在閼與之戰中,到底輸掉了什麼呢?? 首先,閼與之戰的勝利,向秦國過早地暴露了趙國的軍事實力。? 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