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征戰何曾休 6 機關算盡太聰明
以秦國往常的性格,必然會對趙國發動更大規模的進攻,就像當年對付楚國一樣,將冒 出頭來的對手打倒在地,再踹上幾腳。據此看來,趙國顯然是凶多吉少、危在旦夕。? 出乎意料的是,閼與之戰後的幾年中,秦國在軍事上並沒有對趙國有什麼大的動作。我 們不禁疑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直覺告訴我們:秦國國內出大事了!? 秦國確實出事了:閼與之戰後不久,一個叫範雎的人,從魏國逃到了秦國。? ——暈!這算哪門子的大事?跟趙國不挨揍有什麼關係?? 看似不相關的兩件事連在了一起,並非曆史的巧合,而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結果。要搞清 楚整個過程,還是從範雎的身世說起。? 範雎,魏國人,屬於比較典型的“靠耍嘴皮子吃飯”的謀士。不過,並非所有的謀士都 能得到國君的賞識,除了思想超群、口才出眾之外,首先得疏通關係、見到國君。但是,範 雎家境貧寒,行不了賄,隻能投靠中大夫須賈,在其門下做個侍從。? 某一年,範雎跟隨中大夫須賈出使齊國。由於魏國曾經參與了讓齊國“死機”的多國聯 合行動,須賈在齊國飽受冷遇,幾個月中多次謁見齊襄王,卻毫無結果。齊襄王對使臣須賈 沒興趣,卻對小侍從範雎的口才讚賞有加,私下給了他不少賞賜。? 領導失意你得意,範雎活該倒黴!? 須賈得知後,將自己在齊國所受的窩囊氣,一股腦地怪罪到範雎身上,一口咬定範雎賣 國求賞,向齊襄王泄露了魏國的國家機密。回國之後,須賈又添油加醋地向宰相魏齊作了彙 報。? 魏齊聽了須賈的不實之詞,沒有經過認真細致的調查,便將“賣國賊”範雎抓來,按律 處以笞刑。範雎有口難辯,牙齒被打落,肋骨也斷了幾根。魏齊一心要以儆效尤,讓那些想 “賣國”的人有所忌憚,非要把範雎打死不可。? 眼看性命不保,範雎隻能裝死。魏齊命人用草席將範雎裹起來,扔在廁所的角落裏,還 111? ?
讓人盡情地往“屍體”上拉屎撒尿。? 趁著夜深,範雎懇請旁邊的看守,放自己一條生路,日後必有重謝。不知是看守於心不 忍,還是貪戀酬謝,真就答應了範雎的請求。征得喝醉的魏齊同意後,看守將“屍體”運了 出去。? 魏齊酒醒之後,直覺告訴他範雎有詐,如今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必有後患,因此四處 緝捕。範雎還沒有來得及逃出大梁,通緝令就貼滿了大街小巷。危急時刻,好友鄭安平幫著 範雎藏匿,又偽造了範雎屍體被野狗叼走的現場,加上範雎的家人配合著披麻戴孝、哀嚎痛 哭,魏齊也就信以為真。從此,範雎更名為張祿,在魏齊、須賈的視線中消失了,臥薪嚐膽, 伺機複仇。? 公元前 271 年,秦國使臣王稽來到魏國,鄭安平假扮差役,侍候於王稽的左右。? 王稽此行到魏國,具體任務不詳,但有一個秘密使命——挖人才!經鄭安平的推薦,王 稽在深夜接見了這個“張祿先生”。? 寥寥數語,王稽覺得眼前的這個人非同凡響,便偷偷將他帶回秦國。? 範雎跟著王稽順利出了魏國,在秦國境內卻遇到了麻煩,與東行視察的宰相魏冉撞個正 著。? 魏冉這個人,長期執掌秦國大權,最看不順眼的就是中原的謀士。在他看來,謀士都是 “治國無能,忽悠有方”的騙子,沒一個好鳥,因此下令嚴禁中原謀士入秦。? 王稽是秦昭王的使臣,也免不了魏冉的一番盤問,王稽應對自如,躲在車裏的範雎大氣 也不敢出。魏冉很快就走了,但範雎突然跳下車,混進了百姓的行列中。? 王稽丈二摸不著頭腦,但範雎心知肚明:以魏冉的性格,僅僅盤問幾句是放心不下的, 肯定會殺個回馬槍,搜查王稽的車輛。? 範雎估計得不錯,魏冉很快就殺回來,將王稽的車隊翻來覆去地搜檢,一無所獲後方才 放心地揚長而去。? 範雎躲過一劫,王稽唏噓不已之餘,更對這個鬼心眼多的“張祿先生”刮目相看,很快 便將他舉薦給了秦昭王。? 盡管王稽在秦昭王麵前對範雎大加讚賞,但秦昭王認為言過其實,始終不肯接見。範雎 被晾在一邊,一晾就是一年多。? 範雎急了,再這樣耗下去,充其量做個王稽的門客,這不跟在魏國一樣嗎,怎麼複仇啊?? 情非得已之時,兔子也會亂咬。範雎寫了一封信,通過王稽轉交給了秦昭王。在這封措 辭嚴厲的信中,範雎幾乎是對秦昭王“有眼不識金鑲玉”、以名氣地位取人的愚蠢破口大罵。 秦昭王也是賤,被這封信罵得興高采烈,當麵向王稽道歉,同意接見範雎。? 麵見國君的事辦妥了,但能否得到賞識,還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秦國人才濟濟,秦昭王見多識廣,如何才能三言兩語,就讓秦昭王產生共鳴、相見恨晚, 對範雎超乎尋常地賞識?? 如果得不到秦昭王超乎尋常的賞識,範雎怎麼能夠執掌秦國的大權?? 執掌不了秦國的大權,範雎怎麼找魏國那兩個老王八蛋複仇?? 報仇雪恨的夢想、執掌大權的野心,極大地考驗著範雎的智慧與謀略,他必須找到一個 撥動秦昭王心弦的突破口!? 其實,秦昭王心中有一個揮之不去的傷痛——外戚專權!? 前麵說過,趙國送年少的秦昭王回國繼位,但秦國的大權一直掌握在以宣太後為首的外 戚集團手裏。除了宣太後之外,外戚集團還有四大幹將:宣太後的兩個弟弟:高陽君魏冉、 華陽君羋戎;還有秦昭王的兩個兄弟高陵君嬴市、涇陽君嬴悝。? 在外戚集團中,魏冉的權勢最大。秦昭王一繼位,魏冉就被任命為都城鹹陽的警衛司令。 次年,公子社的小集團預謀發動宮廷政變,被魏冉鎮壓。? 112? ?
利用這次平亂,魏冉一舉幹掉了惠文後,以及對秦昭王的地位有威脅的所有王子。此後, 魏冉被宣太後任命為首輔大臣,並於公元前 291 年被封為穰侯,權傾朝野。? 《史記》對穰侯魏冉的描述是“威震秦國”。剛剛我們也看到了,秦昭王使臣王稽的車 隊,魏冉全然不放在眼裏,想問便問、想搜便搜、想查便查,足見他在秦國的威勢。? 上有宣太後的頤指氣使,下有魏冉的大權獨攬,可以想象秦昭王做這個國君有多憋屈。 ——範雎決定就從這裏入手,走出複仇的第一步!? 但是,外戚集團能夠把秦昭王幾乎“架空”,專權這麼多年,必然在秦國根深蒂固、遍 地爪牙。既然如此,範雎打著批判外戚專權的旗號在秦國混,豈不是送死?? 範雎管不了這麼多了,為了報仇雪恨,為了聲名顯赫,他決意冒這個險!? 王稽帶著範雎去離宮謁見秦昭王,範雎假裝“路盲”,闖進了秦昭王過來的必經之道。 秦昭王從遠處來了,範雎還在原地傻站著,宦官趕緊跑上前,說“大王來了”,對擋路的範 雎又罵又趕。範雎接過話頭,高聲譏諷道:“扯淡!秦國哪來的大王?隻有宣太後和穰侯!”? 範雎一句話,擊中了秦昭王的要害。秦昭王當即將範雎請進宮中,屏退左右,認真聽他 上課。? 範雎對秦昭王講的第一節“洗腦”課,針對秦國的外交講了兩個問題。? 第一,秦國外交有重大失誤,責任在於魏冉。? 範雎認為,以秦國的實力,對付山東六國就跟“老鷹捉小雞”似的,而且捉的還是“連 雞”。既然如此,即便說不上不費吹灰之力,至少也應該是手到擒來。但是,秦國偏偏“閉 關十五年,不敢窺兵於山東”。? 身強體壯反而毫無作為,這顯然是外交上的重大失誤。範雎認為,這個責任應該由權臣 魏冉來付,因為他身為宰相,在攻伐列國的過程中,始終將私利放在首位。? 範雎隻說了一個例子:閼與之戰後不久,魏冉率秦軍越過韓、魏,攻占齊國的剛、壽兩 座城池。? 秦軍為什麼勞師以遠,穿過整個中原,去襲擊齊國的兩座城池呢?莫非是吃飽了沒事幹, 想搞一次超極限長距離拉練?——非也!這正是魏冉假公濟私的一大陰謀!? 前麵我們說過,多國聯合攻齊時,魏、趙、燕、楚都分到了土地。在這次“打土豪”運 動中,秦國並非一無所獲,也分得了以陶邑(今山東省定陶附近)為核心的一片區域。由於 秦國與齊國之間隔著廣袤的中原,陶邑成了秦國在中原的一塊飛地,治理起來比較困難,宣 太後索性將這個地方封給了自己的弟弟魏冉。? 問題一下子就明朗了:剛、壽緊挨著陶邑,魏冉這是借秦昭王的軍隊,為自己在中原擴 地盤!? 魏冉打著為秦國打天下的旗號,暗中謀一己私利。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伎倆,瞞得 過別人,瞞不過範雎。經“局外人”範雎的指點,“當局者迷”的秦昭王恍然大悟。? 第二,秦國正確的外交策略是“遠交近攻”。? 範雎認為,秦國要想一統天下,“誰弱打誰”或者“誰強打誰”的策略都是行不通的, 非采取“遠交近攻”的策略不可。? 所謂“遠交近攻”,就是夠不著的要結交,夠得著的要狠揍。說得形象一點,就是“推 土機施工”——從崤山、函穀關開始,一步一步向東推進,先占領天下之樞紐的中原地區, 再向北、東、南三個方向擴大戰果,最終統一天下。? “遠交近攻”的策略有什麼好處呢?? ——“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 秦國以前打仗,無論是“誰強打誰”,還是“誰弱打誰”,占領的很多地盤都跟秦國不接 壤,而成為有利有弊的飛地。? 飛地深入敵境,相當於在別人家裏埋了一顆炸彈,牽製對方力量,這是飛地在軍事上的 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