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一統天下平 3 釘子戶難敵天命
如果在戰國時期評選“最牛釘子戶”,那絕對非老趙家莫屬。? 老趙家的“抗拆”經曆,可以追溯到引發“三家分晉”的“晉陽保衛戰”。當時,晉陽 城雖然被智伯的軍隊圍困加水淹,“城不沉者三板”,“懸釜而炊,易子而食”,但晉陽軍民不 畏強敵,硬是咬著牙頑強堅持了一年多,並最終取得勝利。? 長平慘敗後,秦昭王以為趙國已經不堪一擊,不顧範雎、白起的反對,執意進攻邯鄲, 意圖“畢其功於一役”,將趙國徹底從地圖上抹掉。麵對比智伯強大百倍的秦國軍隊,“壯者 盡於長平”的趙國憑借超乎尋常的毅力與意誌死守都城,令所向披靡的秦國軍隊止步於邯鄲 城下。? ——憑借晉陽、邯鄲兩次保衛戰,趙國“最牛釘子戶”的稱號當之無愧!? 趙國人這種不屈的性格,即便是經曆邯鄲慘勝之後,依然如故。? 公元前 251 年,燕國丞相栗腹對趙國進行了正式友好訪問。栗腹看到的,是一個尚未從 長平慘敗、邯鄲慘勝中完全恢複元氣的趙國。走在趙國都城邯鄲的街上,斷壁殘垣隨處可見, 幾年前的鏖戰似乎就發生在昨天,老人、婦女、孩童充斥著整個街道,很少看到青壯年的身 影。? 回國之後,栗腹向燕王做了簡潔而肯定的彙報:“趙氏壯者皆死長平,其孤未壯,可伐 也!”? 栗腹信心滿滿、誌在必得,但昌國君樂間表示堅決反對。他認為,趙國是老資格的“釘 子戶”,燕國就是以五倍的兵力都打不贏。以栗腹為代表的群臣認為樂間這是“長他人誌氣、 滅自己威風。”燕王喜輕信了栗腹的彙報,怒叱樂間道:“你等著,老子打贏給你看看!”? 在燕王喜的堅持下,栗腹、卿秦各率一軍,浩浩蕩蕩地南下,準備在趙國這隻病貓身上 占點便宜。? 老將廉頗雖然在長平因戰略失誤而被撤職,但對付燕軍這樣的二流軍隊實在是綽綽有 餘。栗腹率領的燕軍在鄗邑與廉頗率領的趙軍相遇,不知天高地厚的栗腹總算見識了什麼是 老資格的“最牛釘子戶”。一番激戰之後,栗腹被殺,卿秦被擒,燕軍被趙軍重重圍困,燕 王喜不得不割讓五座城池請和。? 燕軍的侵略讓長平慘敗、邯鄲慘勝後逐漸失勢的廉頗得到重用,當然這也跟邯鄲保衛戰 中出盡風頭的平原君去世有關。打敗燕軍後,廉頗被封為信平君,擔任代理宰相。? 好景不長,趙孝成王在公元前 245 年去世,廉頗立即體驗到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金 科玉律。新繼位的趙悼襄王讓樂乘代替了廉頗的職務,勞苦功高的廉頗咽不下這口氣,把“鳩 占鵲巢”的樂乘痛扁一頓之後,逃亡到了魏國。? “獨在異鄉為異客”,廉頗在魏國寄人籬下,又得不到魏王的信任與重用,終日鬱鬱寡 歡,對祖國的思念之情與日俱增。? “國難思良將”,來自秦國的軍事壓力越來越大,趙悼襄王自然想到了能征善戰的老將 廉頗,派人到魏國請廉頗回國複職。? 君臣之間,本來可以演繹一段“相逢一笑泯恩仇”的佳話,但事情偏偏壞在一個叫郭開 的小人身上。廉頗在趙國時,曾與這個郭開有些舊怨。為了報私仇,郭開重金賄賂派去邀請 廉頗的使者,讓他想方設法阻撓廉頗回國。? 見到趙王派來的使者,廉頗為了表現自己“寶刀未老”,一頓飯就吃了一鬥米、十斤肉, 141? ?
然後披掛上馬,威風凜凜。?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廉頗哪裏想得到,宿仇郭開竟然從中作梗,趙王得到的彙報是“廉 頗沒法再用了”。對於這個結論,使者給出了解釋:“廉頗老歸老,特能吃,就是屎尿太多, 一個時辰不到,上了三次廁所。”? 聽了這個假消息,趙悼襄王對廉頗徹底死心了,誰會用一個剛上陣就“拉稀擺帶”的主 將?沒有祖國的召喚,為趙國立下赫赫戰功的老將廉頗,最後在楚國的壽春鬱鬱而終。? 從曆史的視角來看,廉頗遭小人郭開陷害而客死他鄉,對趙國而言不見得是一個損失, 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幸運。因為廉頗沒有回國複職,客觀上促成了一個地方將領的脫穎而出。 後來,這個人憑借自己的軍事才能,維護了趙國“最牛釘子戶”的至高榮譽,成為嬴政統一 六國的最大障礙。? 他就是戰國時代最後一位抗秦名將:李牧。? 作為終身“無一敗績”的軍事天才,李牧身上最大的光環並不是抗秦,而是早年在趙國 北部的征戰經曆。? ——李牧是繼趙武靈王之後,第二位對北麵強敵取得勝利的漢人。? 趙武靈王憑借對林胡、樓煩的勝利,被梁啟超譽為華夏民族“黃帝以後的第一偉人”, 足見戰勝北麵強敵的艱難。? 在中國幾千年的曆史上,來自北麵的威脅始終令曆朝曆代寢食難安,甚至麵臨亡國的危 險。宋、明兩個龐大王朝,都是倒在北麵強敵的鐵蹄之下。? 對於“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國人來說,幾千年來向北作戰並取得勝利的將領屈指可 數,足以留名青史!? ——李牧長期對抗的北麵強敵是匈奴。? 匈奴,一直是漢人揮之不去的傷痛。在我們熟知的曆史中,悍將衛青為了抗擊這個頑強 的民族,耗盡了畢生的精力。奇才霍去病未能完成驅逐匈奴的宏願便英年早逝,留下千古遺 恨。? 實際上,這個讓秦始皇砌磚、漢武帝抓狂的匈奴,在戰國末期剛剛興起之時,就碰到了 李牧這顆硬釘子。如果不是秦國統一天下的形勢逼人,趙悼襄王將李牧南調抗秦,很難說匈 奴能得到喘息時機,並給後來的漢朝造成大麻煩。? 李牧是軍事天才,但抗擊彪悍的匈奴並非一朝一夕的事。從李牧被派到北部守邊之時, 他就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由於趙惠王廢除了“胡服騎射”的政策,逐漸興起的匈奴對趙國北麵的軍事威脅越來越 大。雖然趙國修了長城,但是效果並不明顯,匈奴騎兵從豁口殺進來,搶掠一番便逃之夭夭, 令趙國邊境軍民不厭其煩、疲於應付。? 為了確保邊境安寧,趙孝成王派李牧駐守雁門郡守邊,李牧倒沒有推辭,但伸手向趙王 要了兩項權力:官吏設置及任免權、稅賦支配權。? 得到這兩項權力後,李牧主要從兩個方麵入手,對北部邊區進行了大規模改造。? 第一,稅賦除日常開支外,全部充作軍費,李牧將這些錢主要用在四個地方。? ——對前沿的烽火台進行升級,並配備精銳士兵守衛,提高烽火台的預警和阻滯能力。? ——招募間諜,擴大情報網絡,加強對敵方動向的偵測。? ——提高士兵生活待遇,開展騎射訓練。? ——修造永備工事。? 第二,實行堅壁清野,將散居的百姓全部收攏聚居。一旦匈奴騎兵來襲,軍民攜財產、 糧食、物資一律入堡壘躲避,不得出戰。? 實行這些改造之後,匈奴軍隊鬱悶了:越過長城就是“無人區”,找不到人打架、搶不 到東西,連根雞毛都沒有。長此以往,靠搶劫謀生的匈奴非餓死不可!? 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