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牧的領導下,士兵很開心,因為天天有肉吃;百姓更開心,因為財產沒有損失。但 是,遠在邯鄲的趙孝成王卻很不開心:李牧,你在搞什麼鬼?? 趙孝成王對李牧的不滿似乎也很有道理:權給你了,稅也給你了,可匈奴怎麼還在那裏 擺著?你看你帶的這些兵,除了會吃、會玩、會躲以外,還能幹什麼?? 一些“主戰派”也跟著扔石頭,說李牧是被匈奴嚇破了膽,不足為邊將,應該下課!? 內心的不滿加上群臣的慫恿,趙孝成王決定派人替換李牧。? 這一換不要緊,把匈奴樂翻了,因為他們終於找到人打架了。匈奴每次來偷襲,趙軍就 迎戰,結果被揍得鼻青臉腫、滿地找牙,匈奴騎兵大肆搶掠一番後揚長而去。? 匈奴頻繁得手,極大地鼓舞了幹勁,來得越來越勤,趙國北部邊境實在招架不住,隻得 向中央求援。? 苦於秦國軍事壓力的趙孝成王哪裏想到北邊越打越亂,徹底抓狂了:換人!? 換誰呢?還得厚著臉皮去找李牧。李牧雖然假裝生病“要挾”老大,但倒也不是坐地起 價,隻跟趙孝成王提了一個條件:照過去的方針辦!? 到任之後,李牧繼續按照以往的套路對付匈奴。趙孝成王跟那些“主戰派”也都老實了, 隨你李牧怎麼折騰,隻要不向中央要錢要人惹麻煩就行!? 李牧這一“折騰”就是好幾年,匈奴基本上一無所獲,日子過得越來越艱難。李牧的士 兵照樣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但時間長了也會抑鬱:養出一身力氣,特別想揍人!? 李牧看準時機,開始選人選馬選裝備。經過精心挑選,李牧為匈奴騎兵準備了一個“殺 手鐧”——“多兵種作戰兵團”。這個兵團包括:戰車一千三百乘、戰馬一萬三千匹、士兵 五萬人、弓弩手十萬人。選出來之後,李牧重新編隊,頻繁開展戰車、步兵、弓弩兵、騎兵 多兵種的合同作戰訓練,使各兵種之間的配合達到了天衣無縫的地步。?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李牧為了引匈奴上鉤,將百姓全部遣散出去,放羊的放羊,開荒的 開荒。匈奴的鼻子很靈,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搶掠機會,再說李牧這麼多年來“消 極避戰”,早就被匈奴打上了“不抵抗將軍”的標簽,不足為懼。? 說打就打,匈奴的騎兵很快就南下搶掠。與以往不同,趙軍竟然派出小部隊截擊,並丟 下大量牛羊後佯裝敗退,引誘匈奴騎兵深入。見這一次有利可圖,匈奴單於決定幹一票大的, 彌補一下這些年“嘴裏淡出鳥來”的艱苦生活。? 匈奴單於親自率領 10 萬騎兵南下,一路搶掠無數。輕敵的匈奴軍隊不知是趙軍想誘敵 深入,很快便鑽進了李牧預先設置好的埋伏圈。? 匈奴傾巢出動,李牧苦練多年的“多兵種作戰兵團”終於有了用武之地。為了對抗機動 性強、陣形靈活的匈奴騎兵,李牧采取了以守為主、後發製人的戰術。? 李牧首創的戰術是這樣:步兵配合戰車隊正麵阻擊匈奴騎兵,遲滯敵方行動;弓弩兵在 後方提供“遠程火力”支援;1 萬多騎兵與精銳步兵運動於敵方兩翼,待匈奴騎兵的陣腳被 打亂後實施包抄。? 李牧率領的 15 萬“多兵種作戰兵團”,經多年養精蓄銳,終於等到了揍人的機會,與十 萬彪悍的匈奴騎兵展開大規模廝殺。? 這一仗打了一整天,10 萬匈奴騎兵幾乎全軍覆沒,匈奴單於僅帶著少量衛隊倉皇逃竄, 這一仗也成為“多兵種兵團”對抗騎兵兵團的典型戰例。李牧率軍乘勝向北追擊,一舉橫掃 了襜襤、東胡、林胡等匈奴蜀國。匈奴單於繼續向北逃竄,十幾年不敢再靠近趙國邊境。? 軍事天才李牧一戰成名!? 廉頗被氣走後,在北部邊境屢建戰功的李牧得到趙悼襄王重用,於公元前 243 年率軍攻 打燕國,輕而易舉地奪取了武遂、方城兩座城池。? 盡管多次征伐燕國取得勝利,但趙國南部的軍事形勢極不樂觀。? 公元前 241 年,春申君組織的“五國攻秦”以失敗告終,楚國通過遷都對秦國避而遠之。 143? ?
嬴政完成對嫪毐、呂不韋勢力的清算後,很快便將報複的矛頭指向了與秦國隔黃河相望、又 在“五國攻秦”中派出主將龐煖的趙國。? 秦國對趙國的軍事壓力越來越大,並於公元前 236 年趁趙軍東進伐燕之機,攻占了南部 的鄴邑。禍不單行,緊接著趙悼襄王去世,兒子趙遷繼位,是為幽繆王。? 公元前 235 年,秦國趁趙國新王立足未穩之機,由桓齮率軍攻占平陽,大敗趙軍。次年, 桓齮率領的秦軍穿過上黨地區,翻越太行山,深入趙國後方縱深的武城。趙幽繆王緊急調扈 輒率軍救援,卻被氣勢洶洶的秦軍消滅了 10 萬人,主將扈輒被殺。隨後,秦軍乘勝占領了 赤麗、宜安等地,直逼趙國都城邯鄲。? 20 多年前邯鄲保衛戰的慘烈,始終縈繞在趙國上下的心間。為了避免悲劇重演,趙幽 繆王將最後的希望寄托到了北部悍將李牧的身上。? 都城告急,李牧率北部邊防部隊南下,與邯鄲的部隊會合,在宜安附近組織防禦,抵抗 準備向邯鄲進逼的秦國軍隊。? 對付越戰越勇的秦軍,李牧還是老套路:修堡壘!秦軍一進攻,趙軍就躲到堡壘裏,打 死也不出來。秦軍勞師以遠,後勤補給困難,顯然是耗不起的。不久,桓齮派主力進攻肥下, 引誘趙軍主力前來決戰。? 趙軍的另一位將領趙蔥建議,既然秦軍有了新動向,我們應該立即派兵增援肥下,防止 敵人得寸進尺。李牧卻不這麼看,他清醒地認識到,雖然北方邊防軍是趙國戰鬥力比較強的 軍隊,打匈奴的騎兵比較有經驗,但是對秦軍缺乏了解,從實力上看並不是秦軍的對手。如 果正麵遭遇,趙軍極有可能要吃虧,對於積貧積弱的趙國而言,再來一次邯鄲保衛戰,即便 是慘勝,那也離亡國不遠了。因此,李牧一開戰就率趙軍在工事裏躲著,避敵鋒芒,保存實 力,待秦軍疲憊後再伺機而動。? 秦軍進攻肥下,目的是通過開辟新的戰場,逼迫趙軍救援,秦軍再調轉槍口伺機消滅。 李牧分析認為,秦軍為了能夠引出趙軍決戰,必然會動用主力進攻肥下。這樣一來,秦軍在 宜安的防守將比較薄弱,正適合趙軍來一個“圍魏救趙”。? 秦軍在肥下打得正歡,又在趙軍救援的必經之道上擺好了口袋陣。但是,桓齮的“圍城 打援”沒有搞成,大營卻被李牧率領的趙軍主力偷襲了。由於李牧一直避戰,秦軍也疏於防 範,導致留守大營的部隊、輜重全部被趙軍俘獲。? 得知巢穴被搗,桓齮趕緊帶著進攻肥下的秦軍回師救援,李牧等的就是桓齮的援軍。在 秦軍主力的正麵,李牧派出小股部隊進行阻擊,主力布置於兩翼。趙軍利用地形優勢節節阻 擊,秦軍的鋒芒頓挫,與正麵的趙軍糾纏在一起,兩翼的趙軍主力突然殺了出來,秦軍陣形 大亂,遭遇了自邯鄲保衛戰以來的第一次慘敗。? 經此一戰,征伐趙國的秦軍幾乎全軍覆沒,桓齮僅帶著少量貼身衛隊突圍,畏罪潛逃到 了燕國。李牧抗秦有功,趙國得到了極為寶貴的喘息機會,趙幽繆王看到了保家衛國的一線 曙光,一再稱譽李牧是“趙國的白起”,封他做了“武安君”。? 自此,李牧成為趙國第一員猛將,也是山東六國唯一能與強秦抗衡的軍事將領。? 公元前 232 年,嬴政不甘心失敗,組織更多的兵力攻打趙國。? 鑒於上一次桓齮孤軍深入的教訓,秦軍此次采取分兵戰術,從南、北兩個方向進攻趙國。 秦軍南路經鄴邑、渡漳水,進逼趙國都城邯鄲,意圖牽製趙軍主力;秦軍的主力則在北路, 自上黨翻越太行山區至井陘,運動到邯鄲北麵,意圖割斷趙國的南北聯係,對邯鄲形成南北 夾擊之勢。? 李牧認為,南路的秦軍雖然進攻得比較高調,但越高調說明越有詐,北麵靜悄悄的秦軍 才是“悶聲不響發大財”。? 從地理環境上看,邯鄲以南憑借漳水能夠組織有效防禦,將兵力不多的秦軍南路阻滯一 段時間是有可能的。而邯鄲北麵基本上無險可守,一旦被秦軍主力控製,趙國將會被攔腰截 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