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失去向北的撤退縱深,隻能困死在邯鄲一帶。? 李牧審時度勢,決定采取“南守北攻”的戰術,同樣兵分兩路,對抗來勢迅猛的秦軍。? 李牧派司馬尚率趙軍一部南下禦敵,自率趙軍主力北上,與秦軍主力在番吾相遇。但是, 秦軍主力的戰略意圖很明顯,就是要迅速控製邯鄲北麵,切斷趙軍後路,因此進攻極為迅猛。 李牧率領的趙軍根本來不及挖工事,隻能被迫與秦軍展開正麵決戰。實事求是地說,趙軍並 不是秦軍的對手,但趙軍無路可退,後退一步便會國破家亡。? 狹路相逢勇者勝!李牧親自披甲上陣,率領趙軍與正麵的秦軍短兵相接、貼身肉搏,不 惜一切代價與秦軍廝殺。? 秦軍招架不住趙軍這種不要命的自殺式攻擊,隻能節節敗退,穿越太行山區撤至上黨。 消除北麵的隱患後,李牧立即率部南下,與司馬尚合兵一處,準備圍殲實力較弱的秦軍南路。 不過,秦軍南路得知北路進攻受阻,憑自己這點兵力已經不足以取得對趙國作戰的勝利,因 此稍與趙軍接觸就迅速後撤,沒有留給趙軍殲滅自己的機會。? 李牧率趙軍乘勝南下,對與秦國走得比較近的韓、魏兩國形成了較大的軍事威脅,與秦 國在中原地區形成了局部均勢。? 悍將李牧兩戰全勝,雖然趙國傷亡較大,特別是番吾一戰與秦軍“硬碰硬”,損失比較 慘重,但趙國畢竟取得了對強秦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趙國軍民的抗秦鬥誌。? 李牧征戰沙場,橫刀立馬,使趙國成為山東六國中一枝獨秀的“最牛釘子戶”,讓立誌 一統天下的嬴政碰到了硬釘子,極大地遲滯了秦國的統一戰爭,秦、趙開始轉入戰略相持階 段。? 令人唏噓不已的是,曆史總喜歡跟弱者開玩笑。趙國還沒有喘息多久,就被老天爺給狠 狠地陰了。? 公元前 231 年,趙國的代地發生了八級以上的大地震。根據史書記載,這次強震破壞力 驚人,從趙國的樂徐至平陰,大部分房屋建築坍塌,地麵產生的裂口寬達幾十米,百姓死傷 無數。? 次年,還在“抗震救災、重建家園”的趙國又遭遇了大麵積的旱災,大部分農田顆粒無 收,飽經戰亂、遭遇強震的趙國更是雪上加霜,一時間餓殍遍地、謠言四起。? 對處於明顯劣勢的趙國而言,巨大的天災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信號,國破家亡就在眼前, “最牛釘子戶”已經難敵天命、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