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直行,還是繞行
從小,我就被認定不是個正常孩子;上學後,老師也說我是個非正常學生;結了婚,我老婆更是把我說成了——不是正常人;最近我發現,連七歲的兒子都覺得我有點不正常了……
原因非常簡單:我喜歡考慮一些正常人不應該考慮的問題。比如小時候,每天看電視的時候我都會發愁——為電視台發愁:電視台天天給觀眾們白演電視,逢年過節還要給觀眾們鞠躬,可是卻不跟任何觀眾收一分錢,他們怎麼生活啊?靠什麼發工資啊!也曾問過父母,但父母的回答卻是:那是國家部門,都是國家養著!你要好好上學,爭取以後讓國家養著!
說出來不怕大家笑話,直到各大廠商為了“標王”在央視梅地亞中心互相叫板之際,我才想通了這個簡單的道理:原來電視台是靠廣告費養著的!電視台雖然不收觀眾的錢,但是各大商家賺了觀眾的錢。拐了一個彎兒,原來還是觀眾在養活電視台。
類似電視台、網站這種繞行拐彎兒賺錢的模式,就是我們本該在第二章中就講的金錢的曲線性——請原諒,我不僅繞行了,還拐了個大彎兒。
簡單來說,金錢的曲線性就是即使你已經想錢都快想瘋了,也不能直奔金錢而去,否則不是你把金錢嚇跑,就是金錢把你打個半死!這就好比青年男女談戀愛,如果你看見美女就上去牽人家的手,說小姐我們搞對象吧,結果不是把對方嚇跑,就是別人給你一個嘴巴,然後高呼“非禮啦!”所以最好的方式還是先跟蹤、偵察,然後找個媒婆,讓她給你吹吹,實在不行就用錢砸,直到砸得對方的家長高興為止。或者製造點意外,比如偶遇,然後想盡一切辦法表現自己、討好對方,慢慢地有了好感,接著開始聊天、吃飯、看電影、送禮物、牽手、Kiss……生活中,很多人就是因為不懂這個規則,不是老大不小了還交不上女朋友,就是因為不想拐彎賺錢,直奔金錢而去,結果把自己送進了監獄。
為了盡快交到女朋友,為了盡快賺到錢且不進監獄,下麵請中國曆史上的“雜家”掌門人呂不韋為我們現場說法:
說呂不韋是“雜家”掌門人,倒不是說他領導著一大幫自稱“雜家”的公公太監開山立舵、闖蕩江湖。雜家掌門人是後世學術派對呂不韋的追封。本來憑呂不韋的學問,根本不可能成為一派宗師,但他為了進一步出名,也為了避免被文人們輕視,索性高薪聘請了上千文人學士,成立了呂氏學院,專門撰寫了一部以自己的姓氏命名的巨著——《呂氏春秋》。由於這部日後流傳廣泛、千金難改一字的經典之作彙聚了先秦各派學說,內容太過龐雜,歸入哪一家都不太合適,因此隻能權且稱之為“雜家”。
據史料記載,呂不韋的父親老呂也是個商人,因此呂不韋也算繼承祖業。但老呂經商一輩子也沒能把呂氏企業發揚光大,直到呂不韋坐上董事長的位子,呂氏企業才得以在短時間內飛黃騰達。後來,考慮到自己的祖國經濟不太發達,國力更是有限,呂不韋還一意孤行的把公司總部遷到了地處交通要道的趙國,稱得上是國際貿易第一人。
但有錢人自有有錢人的煩惱。大家都知道,在古代商人的社會地位是比較低的,那些達官貴族、文人學士,往往對商人不屑一顧。呂不韋的煩惱,就在於他無論有多少錢,也無法改變自己一個商人的身份。
這事要擱在一般商人身上,其實很好解決,找幾棵大樹,送點禮培養培養感情,花點錢買個副職做做,豈不是錢到權來?然而呂不韋是不屑做副職的。要做就做正職,要做就做大正職。
帶著這一想法,呂不韋問自己的老爹:“倒騰糧食,一般能掙多少錢?”
老呂:“十倍左右。”
“搗騰珠寶首鈽呢?”
老呂:“一百倍左右。”
“那麼搗騰國家呢?”
“什麼?”老呂大吃一驚,磕磕巴巴地說:“搗騰國家這種事,如果能成功的話,利潤難以計數,可以說是獲利無數!”
“那好,從明天開始,呂氏公司的主要業務就是倒騰國家了!”說完,也不管老董事長同意不同意,呂不韋就直奔都城邯鄲而去。
原來呂不韋早就有了目標——戰國末年,各國為了加深政治互信和軍事互信,多以王室子孫互為人質的方式表示誠意——我的兒子、孫子在你手裏,我敢去你家門口搞軍事演習嗎?但是野心勃勃的秦國在選人質的時候留了一手,專門選那些不得寵的王室子孫做人質,以免到時候太過投鼠忌器。秦國在趙國的人質是秦昭王的孫子異人。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異人被當成人質送進趙國本來就夠倒黴的,偏巧他的爺爺也不疼他,剛剛把異人送到趙國,他就單方麵撕毀合同,屢次派兵侵略趙國。公元前260年的長平大戰,有著“運動戰大師”之稱的白起偏巧碰上了紙上談兵的趙括,秦國大獲全勝不說,還坑殺了趙國四十萬降卒。如果不是平原君趙勝力勸趙王,說殺了異人隻會給秦國繼續加兵的口實,留著他將來還可以和秦國討價還價,趙王當時就要拿異人開刀。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趙王一怒之下命人將異人遷往叢台別館,並派大夫公孫乾監視,異人的生活標準也是一降再降,最後堂堂王孫竟然混得還不如一介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