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禍從口出,福從口入:說話必須要注意的禁忌和誤區 避免說話讓人誤解(1 / 1)

九、禍從口出,福從口入:說話必須要注意的禁忌和誤區 避免說話讓人誤解

自己認為是一句妙語,可說出來也許令聽者很掃興,其結果當然使自己難以下台階,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結果呢?是因為說的話被人誤解了。

社會是由形形色色的人所聚集成的,每個人的立場不同,工作性質也不一樣。在這眾人聚集的工作場所裏,由於說話不恰當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誤解,甚至是摸不著頭緒的糾紛。

當遭人誤解時,進行工作就會顯得困難重重,這不但造成自己的損失,還會影響團體的利益。

年輕小夥子劉剛打算為新交的女友阿美買一件生日禮物。由於交往時間不長,劉剛經過仔細考慮,認為送一副手套最恰當不過,因為這樣既浪漫,又不顯得過分親昵。

下午,劉剛去百貨商店給女友買了一副白色的手套,讓女友的妹妹小麗帶給她姐姐。小麗給自己買了一條內褲。回家的路上,小麗把兩件物品弄顛倒了,結果送給阿美的禮物變成了內褲。

當晚,劉剛一回到家裏就接到了阿美的電話:

“你為什麼買這樣的禮物送我?”

沒有聽出來對方的怒氣,劉剛的情緒很高,他說起話來空前流利,根本容不得阿美插嘴:

“阿美,我之所以選了這件禮物,是因為據我留心觀察,你晚上和我出門時總是不用它,我沒有給你買長的,因為我注意到,小麗用的是短的,很容易脫下來。它的色調非常淺,不過,賣它的女士讓我看她用的同樣的東西,她說已經3個星期沒洗了,但一點都不髒。我還讓她當場試了試你的,它看上去好看極了……”

“神經病!”

等待對方誇獎的劉剛猛然聽到這三個字,他當時就懵了,愣在那裏根本說不出話來……

為什麼戀愛的雙方會造成誤會?粗心的小麗固然有一定的責任,但是當事人雙方交談內容不明確恐怕是主要原因。在電話中,雙方都以為自己話中的“禮物”非常明確,所以,都沒有說出來,結果產生了誤解。

要盡量使自己的話不被別人誤解,應掌握以下幾點:

1. 要注意同音詞的使用

同音詞就是語音相同而意義不同的詞。在口語表達中脫離了字形,所以同音詞用得不當,就很容易產生誤解。如“期終考試”就容易誤解為“期中考試”,所以在這,不如把“期終”改為“期末”,就不會造成誤解。

2. 少用文言詞和方言詞

在與人交談中,除非有特殊需要,一般不要用文言詞,文言的過多使用,容易造成對方的誤解,不利於感情的交流和思想的表達。有這樣一件事:

有個女孩子,年方28歲仍沒有確定對象。她母親她介紹了一位男青年,幾天後,她寫信告訴母親:“男方爽約。”母親非常高興,認為約會是爽快的,逢人就講女兒有對象了。一年後,母親要見見小夥子,女兒才把“爽約”解釋清楚。母親連連責怪女兒話沒說清楚,耽誤了時間,那姑娘也後悔莫及。

如果姑娘當初把“爽”,字改為“失”字,或許早就有結果了。

3. 不要隨意省略主語

從現代語法看,在一些特殊的語境中,是可以省略主語的。但這必須是在交談雙方都明白的基礎上,否則隨意省略主語,容易造成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