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禍從口出,福從口入:說話必須要注意的禁忌和誤區 慎重談論、調侃別人的隱私
調侃、談論別人隱私會給對方造成極壞的影響,也會給自己帶來是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都有一些壓在心裏不願為人知的事情。在閑聊調侃中,哪怕是感情再好,也不要去揭別人的短,不要把別人的隱私公布於眾,更不能拿來當作笑料。
某飯店老板的妻子結婚兩個月,就生一個小孩,鄰居們趕來祝賀。老板的一個要好的朋友喬尼也來了。他拿來了自己的禮物——紙和鉛筆,老板謝過了他,並且問:
“尊敬的喬尼先生,給這麼小的孩子贈送紙和筆,不太早了嗎?”
“不”,喬尼說,“您的小孩兒太性急。本該九個月後才出生,可他偏偏兩個月就出世了,再過五個月,他肯定會去上學,所以我才給準備了紙和筆。”
喬尼的話剛說完,全場哄然大笑,令飯店老板夫妻無地自容。
從這以後,這位飯店老板總是躲著喬尼。
調侃他人的隱私是不對的,上例中喬尼明顯道出了飯店老板妻子未婚先孕的隱私,這樣令大家都處於尷尬的局麵。心理學家研究表明:誰都不願把自己的錯誤和隱私在公眾麵前“曝光”,一旦被曝光,就會感到難堪而憤怒。因此,在與人交往談話中,如果不是為了某種特殊需要,一般應盡量避免接觸這些敏感區,以免使對方當眾出醜。
別人的隱私一般不願為外人所知,如果知道了,應盡量假裝不知,給別人留下足夠的餘地。不經思考地傳播、談論更不足取。
大李和大徐兩人不但是兒時的朋友,還是大學的校友、生意場上的戰友。兩人非常要好,到了無話不談的地步,相互開玩笑時也無所顧忌。大徐原在某廠任財務科長,因經濟問題被判刑三年,老婆也跟他離了婚。出獄後痛改前非,終於事業有成,和大李一起,分別成為某集團公司屬下兩個分公司的經理。有一次,在總公司的例會上,輪到大徐發言,大徐謙遜道:“我想的意見大家都說過了,就不用再重複了。”大李對大徐的婆婆媽媽感到不滿,開玩笑說:“你謙虛什麼呢,還怕別人得了你的真傳嗎?好,你不願說,我來替你說,你的成功之處在於掌握了‘三證’,一是大學畢業證,一是離婚證,一是勞改釋放證。”在大家的轟笑聲中,大徐的臉一下變成了豬肝色。從此,大徐與大李劃地斷交,形同陌路。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禍從口出”,為人處世一定要把好口風,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侃,做到心裏有數。
一個毫無城府、喋喋不休亂侃他人隱私、亂揭他人傷疤的人,不僅顯得淺薄俗氣、缺乏涵養而不受歡迎,而且極有可能招惹是非,甚至惹禍上身。
在現實中,正人君子有之,奸佞小人有之;既有坦途,也有暗礁。一定要注意說話的內容、分寸、方式和對象,以免授人以柄,甚至禍從口出。因此我們要掌握以下幾點:
1. 平時說話小心些,為人謹慎些,使自己置身於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牢牢地把握人生的主動權。
2. 如果迫於情勢,不得不提及別人隱私之時,可采用委婉的話暗示你已知道他的錯處或隱私,讓他感到有壓力而不得不改正。知趣的、會權衡的人一般是會顧全雙方的臉麵而悄悄收場的。
3. 至於一些純屬隱私、非原則性的錯處,應采用的方法是:裝聾作啞,千萬別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