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塑造完美社交形象,努力為社交減壓 舉止優雅讓你脫穎而出
舉止,指一個人的姿態和風度,是指除坐、立、行之外的交際行為,像身體的姿態、手勢、待人接物的方式等。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就好比是一麵鏡子,能反映出其文化內涵、知識水準和道德修養。在生活中,不管男女都要在舉止上盡量體現出優雅的氣質,一定要使自己舉止顯得溫和、謙恭、莊重。
每一個人的舉止行為均與我們的教養、風度有關。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特別是那些初次見麵的陌生人,優雅的舉止可以透露出我們良好的禮儀修養。而優雅的舉止最重要的是體現在坐姿、站相和走姿上。
1.優雅的坐姿
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如何,完全可以通過他的坐姿看出來。正確的坐姿給人端莊穩重的感覺。
當別人邀請我們坐下時,應當走到座位前,轉身後再輕輕地坐下。這裏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是女士,身著裙裝,在坐下前一定記得要先將裙擺捋一下,以免將裙子坐皺。
坐下時,應當隻坐椅子的前2/3,而不是一屁股就坐在整張椅子上。坐下時,應當使上身保持挺直而稍向前傾的姿態,頭平正,兩手交叉放在自己腿上,男性可雙膝自然分開與肩同寬,女性則最好雙膝並攏。
坐姿可以反映一個人的修養和精神狀態。注意,即便是十分舒服的沙發或靠椅,我們也不應該將後背靠在椅背上,這樣一方麵會顯得我們過於放鬆、沒有禮貌;另一方麵,背靠沙發會給對方留下傲慢與不羈的印象,不利於我們與對方的進一步交流。
交談時我們應該將身體稍微前傾,特別是在傾聽別人說話時,這樣的動作會讓對方覺得我們正在真誠認真地傾聽,而且也顯示出我們是一個易於接近的人。
在和別人交談的時候,要身體稍微傾斜而坐,雙膝自然靠攏,雙腿正放或者側放。注意通常情況下不要蹺二郎腿,這是很不禮貌的表現;也不要抖動腿腳,這會讓人感覺你比較緊張或者心煩意亂。
在不少社交場合,標準的坐姿是一種內心修養的反映。隨意的、沒有分寸的坐姿,一般是兩個非常要好的人的私密行為,在社交場合應盡量避免。
2.端莊的站相
人們在形容一個人的精神狀態不錯的時候,經常用“坐如鍾,站如鬆”來形容。很顯然,對站相的要求,最基本的是要在站著時要像鬆樹那樣挺拔。
站立時,最基本的要求是抬頭、挺胸、收腹。豎看時要給人以直立感,即以鼻子為中線,整個身體大體呈直線狀態;橫看時要給人以開闊感,即肢體及身段給人以舒適自如的感覺;側看時要給人以垂直感,即從耳與頸相接處至腳的踝骨前側應大體呈直線,給人以一種挺拔、正直、高大的美感。
男子站立時身體重心要放在兩腳中間,不要偏左,也不要偏右;雙腳與肩同寬;雙手自然下垂,在體前或體後交叉,給人一種風度翩翩、挺拔向上、舒展俊朗、精力充沛的感覺;女子站立時,身體重心應放在兩足中間、腳弓前端位置;雙手自然下垂或在腹前交叉,要給人一種優雅秀美、端莊大方的感覺。
必須注意的是,在正式場合,站立時千萬不可有雙臂交叉抱於胸前、雙手背在身後、兩手插入口袋、身體依靠在桌椅或牆壁等動作,因為這些動作暗示著消極的信息。例如,雙臂交叉抱於胸前可能表示權威和戒備,一個人在雙手插入口袋時說的話更有可能是謊言。
3.規矩的走姿
不管是在社交場合還是在日常生活中,走路都是我們最常見的肢體動作,它體現的是人類的一種動態美,也最能體現一個人的風度和活力。走路時,同樣有和站姿一樣的規範,那就是抬頭、挺胸、收腹。走路時眼睛要看著前方,手臂自然擺動,擺幅不要過大,手臂與身體的夾角一般在10°~15°之間,身體不要前後左右地晃動。
假若你覺得自己的走姿不夠標準,你可以采用模特那種初步訓練的方法,在自己的頭頂放一本書,然後挺直後背,雙臂小幅擺動,步幅均勻地往前走。等你訓練到頂著一本書能身姿正確地在屋裏走動自如的時候,你的走姿就算是過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