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零壓力社交的關鍵在於“說” 學會巧妙地說“不”
拒絕他人的時候,自己總會覺得難為情,開口拒絕本身就有難度。因為被人拒絕的時候,心裏難免會不高興,所以怎樣有分寸地說“不”,才能讓被拒絕的人不會留下不高興的感覺,這是難上加難,但為了使自己成為一個社交高手,就要運用技巧。
有時候,拒絕帶來的後果總是傷害到雙方的友情及各自的利益。如何說“不”才能避免這樣的後果,又是一個難題。毫無疑問,有分寸地說“不”,才能讓別人更容易接受我們的拒絕,而要想有分寸地說“不”,我們可以試試下麵的招數。
1.設置條件,成功拒絕
小王大學畢業後分到一個小地方工作,開始時感到很失意,成天和一幫哥們兒喝酒、打牌。一年之後,他才逐漸醒悟過來,開始報名參加等級考試。
有一天晚上,他正在埋頭苦讀,突然一個電話打過來叫他去某哥們兒家集合,一問才知道他們“三缺一”。小王不好意思講大道理來拒絕他們的要求,也不想再像以前沒日沒夜地玩耍了,便回答說:“哎呀,哥們兒,我的酸手藝你們還不清楚啊,你們成心想讓我‘進貢’嘛,我這個月生活費都快見底了,這樣吧,一個小時,就打一個小時,你們答應我就去,不答應就算了。”一陣哄笑之後,對方也就不好食言,後來他們都知道小王已經“另有所愛”了,也就不再來打擾他了。
有時候,斷然拒絕朋友的邀請顯得不夠義氣,那就可以先給對方設置一個條件,爭取自己及時脫身的主動權,讓對方明白你的態度,他也就不會太勉強了。
2.閃爍其詞,含糊回避
模糊語言的拒絕方式,適合用於不便明言拒絕的場合,這樣既給對方留了麵子,又不顯得自己是一個不肯幫忙的人。
而有時,模糊的語言在一些準備拒絕的場合並不合適。
有一次,某局的小張的同學請他晚上到家裏去聚聚,小張知道這個同學是那種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人,便問請的人都有誰。同學一開始支支吾吾,最後才說出還有他那位和小張所在局可能有工程聯係的小舅子。
小張不想去赴宴,但又不便直接駁對方的麵子,就說了一番坦誠的話:“你我相識這麼多年,應該清楚我的為人。若是你我幾個老同學湊個熱鬧,我一定欣然前往,可是由於我工作的特殊性和你那個小舅子的關係,我才不能去吃你這頓飯。畢竟這種工程,百年大計質量為本,將來即使你那位親戚承包的工程質量合格了,我公事公辦問心無愧,但別人還是會對我及你的親戚說三道四。你那位親戚的心情我理解,其實工程質量檢測不是我一個人說了算,何必事先就把事情弄得這麼複雜呢?況且,萬一工程質量有什麼閃失,到時咱倆見麵會有多麼尷尬啊。”入情入理的一番話,把其中的利害關係分析得非常透徹,那位同學聽了後,也就不再勉強邀請小張了。
當有些請求確實自己不能應允時,哪怕對方是關係再好的朋友或者對方的態度誠懇至極,你也不能因為不好意思而支支吾吾的,以免對方還心存幻想,而應當講明事理,徹底打消對方的念頭。
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人不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更有一些人為了眼前的一些蠅頭小利,不顧後果,最後,遭到報應的還是自己。因此,在平時辦事中要保持頭腦清醒,眼光放遠,要學會說“不”字,同時為了顧及別人的麵子,要學會有分寸地說“不”,要對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