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先接受對方的想法
當你感覺到對方仍對他原來的想法堅信不疑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接受他的想法,甚至先站在對方的立場發言。先接受對方的立場,說出對方想講的話。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當一個人的想法遭到別人一無是處的否決時,極可能為了維持尊嚴而咽不下這口氣,反而會變得更倔強地堅持己見,排斥反對者的新建議。
某家庭電器公司的推銷員挨家挨戶推銷洗衣機,當他到一戶人家裏,看見這戶人家的太太正在用洗衣機洗衣服,就忙說:“哎呀!這台洗衣機太舊了,用舊洗衣機是很費時間的,太太,該換新的啦……”
結果,不等推銷員說完,這位太太馬上駁斥道:“你在說什麼啊!這台洗衣機很耐用的,到現在都沒有故障,新的也不見得好到哪兒去,我才不換新的呢!”
過了幾天,又有一名推銷員來拜訪。他說:“這是台令人懷念的舊洗衣機,因為很耐用,所以對太太有很大的幫助。”
這位推銷員先站在太太的立場上說出她心裏想說的話,使她非常高興,於是她說:“是啊!這倒是真的!我家這台洗衣機確實已經用了很久,是太舊了點,我倒想換台新的洗衣機。”
於是推銷員馬上拿出洗衣機的宣傳小冊子,提供給她做參考。這種推銷說服技巧,確實大有幫助,因為這位太太已被動搖而產生購買新洗衣機的想法。至於推銷員是否能說服成功,隻不過是時間長短的問題了。
善於觀察與利用對方的微妙心理,是幫助自己提出意見並說服別人的要素。一般來說,被說服者之所以感到憂慮,主要是怕“同意”之後,會發生意想不到的後果;如果你能洞悉他們的心理症結,並加以防備,他們還有不答應的理由嗎? 至於令對方感到不安或憂慮的一些問題,要事先想好解決之道以及說明的方法,一旦對方提出問題,可以馬上說明。如果你的準備不夠充分,講話可能模棱兩可,反而會令人感到不安,所以,你應事先預想一個可能引起對方考慮的問題,此外,還應準備充分的資料給客戶提供方便,以方便客戶決策。
3.讓對方充分了解說服的內容
有時,雖然有可行的計劃,但在向對方說明時,對方無法完全了解其內容,他可能馬上加以否定。另外還有一種情形是,對方不知我們說什麼,卻已先采取拒絕的態度,擺出一副不會被說服的模樣;或者根本不聽我們說什麼。如果遇到以上幾種情形,一定要耐心地一項項地按順序加以說明,務求使對方了解我們的真心實意,這是說服這些人先要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