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領導者要以製度管理為本第一章領導者要以製度管理為本 金魚缸法則:製度要有一定的透明度(1 / 1)

第一章領導者要以製度管理為本第一章領導者要以製度管理為本 金魚缸法則:製度要有一定的透明度

“金魚缸效應”是由日本最佳電器株式會社社長北田光男先生始創的。它強調企業需要有一定的透明度。

我們知道,金魚缸是玻璃做的,透明度很高,不論從哪個角度觀察,裏麵的情況都一清二楚。魚缸裏的金魚色彩繽紛,甚是引人注目。有時,比較活潑可愛的小金魚對著透明的魚缸向外張望,似乎對外麵的世界充滿了向往和憧憬。然而,隨著金魚家庭的不斷擴大或是主人的疏於管理,從透明到渾濁的日子也從1個月、10天到5天。最終,金魚就這樣不得不無奈地離開本應透明的魚缸。聯想到企業管理製度的具體實施過程中,一些企業對任何事情都顧慮重重,製度執行過程中出現不斷的推諉現象,就像一個渾濁的魚缸一般,令人不可捉摸。麵對這樣的企業,領導者就有必要增加製度的透明度。製度有了透明度,領導者的行為就會置於全體下屬的監督之下,就會有效地防止領導者濫用權力,從而強化領導者的自我約束機製。

有一個叫“官兵捉賊”的遊戲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法則的重要性。“官兵捉賊”的遊戲道具是四個木牌,在木牌的正麵分別寫上“官”、“兵”、“捉”、“賊”。遊戲規則是四個人分別抽取扣在地上的木牌,然後隱藏起來不讓別人看到。按照遊戲規定,誰拿到了什麼字的木牌,誰就是扮演什麼角色。“官”當然是主宰一切的大官,可以隨意讓兵打人的手板;“兵”就是小兵,負責執行官的命令;“捉”就是緝拿“賊”的捕快;而“賊”就是偷盜的賊。拿著“捉”字木牌的捕快,有權力去緝拿賊,他可以懷疑任何一個人是“賊”,也可以提審和問訊任何其中一人。但是,另外三個人在接受捕快問訊時,都不許透露自己的身份。當然“賊”這時候就必須刻意地偽裝自己。捕快就必須觀察每一個人的麵部表情及舉動,以及自己的問訊,然後做出正確地判斷。如果捕快捉對了,那麼官就命令兵懲罰賊,打他多少手板以示懲戒。相反,如果捉錯了“賊”,那麼就必須對捕快進行嚴厲的懲罰,官就命令兵去打捕快的手板,作為不盡職守的懲罰。一般情況,在這個遊戲當中,挨打最多的就是捕快,而做賊的則會早早地溜之大吉。這個遊戲很簡單,但是卻能讓人從中感悟出一些道理。在企業管理中,需要有一定的透明度,而這透明度就需要關鍵的一環——監督機製來體現。如今這一環節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因為領導者們意識到,隻有進行有效合理地監督,才能保障各項工作準確無誤地實施。否則,企業一旦缺乏有效的監督機製,在實施過程中就很容易造成偏差,給企業造成不可估量和無法挽回的損失。

那麼,企業領導者要怎樣去建立監督機製呢?

1.必須從完善規章製度入手。就像做遊戲一樣,隻有研究透了遊戲規則,製定出可行性的規則,才能避免有人鑽空子。

2.建立有效監督機製必須保證遊戲的透明度。企業領導至少應該先讓自己透明起來。如果企業領導和內“賊”沆瀣一氣,那麼再完備的製度也是由人來執行,沒有企業領導的支持,企業何談監督。

知而思之:

善於管理的領導者,一定要明白哪些製度必須要保持一定程度的透明。員工隻有在製度透明的情況下,才能感受到公平,才能相互監督,相互進步。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