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從來沒有接觸過,這些研究看起來好像無從下手,甚至顯得盲目,但這項研究和其他的盲目研究有一個本質區別,那就是後者毫無目標,而前者卻是目標明確,因此隻需要一步步接近目標,而不至於像無目標研究開發那樣“雲裏霧裏”。盛日昭夫在開發家用錄、放像機時也是如此:先給自己的研發人員尋找到目標,然後引導他們進行研發。
當美國幾家主要的電視台開始使用錄像機錄製節目時,索尼公司就看好這項新產品,感覺它完全有希望“打入”家庭,隻要從內部結構和外觀設計上加以改良,就會受到千家萬戶的歡迎。一個新的目標就這樣確立了,開發人員又有了努力的方向。他們先研究現有的美國產品,認為既笨重又昂貴,認定這是通過研究開發加以改進的具體主攻方向。
新的試驗樣機就這樣一台接一台造出來,一台比一台更輕盈、小巧,離目標也越來越貼近。當然感覺上,井深大老是覺得沒到位。最後,井深大拿出一本厚厚的書,放到桌麵,對開發人員說,這就是卡式錄像帶的大小厚薄,但錄製時間應該在一小時以上。開發人員再一次運用了掌握的基礎知識,結合應用科學,調動自己的聰明才智,進一步開發自己的創造力,終於成功研製出了一種劃時代的錄、放像機。
盛田昭夫強調,企業領導者必須不斷給工程師製定目標,這是作為領導者的首要任務。而製訂的目標必須具備三重屬性,即科學性、實用性、超前性,這樣才能走在對手的前麵,立於不敗之地。不然,一旦目標不切實際,就會損失慘重,不但“勞民傷財”,還挫傷開發人員的積極性。因此,目標的製定並不是盲目的,它源於實際,符合開發研究的範圍,並有一定的成功把握。目標是人生的追求,也是前進的動力。工作標準和目標是員工的行為指南,缺乏它們,往往會導致員工的努力方向與公司的整體發展方向不統一,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資源浪費。因此,領導者有必要為員工設定一個明確的工作目標,並向他們提出工作挑戰,這樣一來,就會使員工創造出更高績效。
知而思之:
組織行為的效率依賴於清晰的目標和明確的指令。而領導者必須論證指令的明確和相對穩定性,才能使下級正確理解領導的意圖,並且製訂出詳細的計劃去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