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善借力才能辦成事 4.借勢造勢,四兩撥千斤
成功金言:
當自身處於受擊地位,立即就對方所提的話題作易位思考,讓對方置身於我方地位,甚至依照對方的論斷,以加倍於他所施用的攻擊力量還擊對手。
借時造勢,借事造勢常借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以論敵所講的道理或所用的方法來還擊他,能產生有力地反駁和揭露的作用。運用借時造勢,借事造勢法,要“借”得自然,即借言事物和真正表達的事理具有合理性。
當對方提出的問題是一個難以駁倒的事實,而且既無法反駁,又不能逃避時,可借用對方提供的話題換一個角度來陳述己見,從而突出自己的優勢和攻擊對手的弱點,最終戰勝對方。
在競選國會議員時,約翰·艾倫與陶克遭遇。陶克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北軍將領,戰功卓著,並擔任過數屆國會議員,而艾倫則是一名出身士卒、默默無聞的人。在競選演說時,陶克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他說:
“諸位親愛的同胞們記得,17年前的昨夜,我曾帶兵在山上與敵人進行過血戰,在山上的樹叢中露宿了一夜。如果諸位沒有忘記那次艱苦卓絕的戰鬥,諸位在投票時,請不要忘記吃盡苦頭為國家帶來和平的人。”
選民們被打動了,他們高呼“我們要陶克”!陶克將軍仿佛勝利在望。就在此時,艾倫登場了。他說:“女士們,先生們,陶克將軍沒說錯,他的確在那場戰鬥中立了戰功。但當時,我是他手下的一員小兵,代他出生入死,衝鋒陷陣。當他在樹叢中安睡時,是我攜帶武器整夜保護他。諸位如果同情陶克將軍,當然應該選舉他。反之,如果同情我,我可以對於諸位的信任當之無愧!”
艾倫的一席話從容不迫,有理有力,寥寥數語便扭轉乾坤,轉敗為勝。在當時的情況下,如果艾倫繞開南北戰爭,等於默認了陶克的功勳,如果正麵否定陶克的功績,違背事實,會引起聽眾的反感,而艾倫卻巧妙地借用了陶克的話題,你談南北戰爭,我也談南北戰爭,而且把將領在戰爭中常常擁有的特殊待遇和普通士兵的出生入死、艱苦卓絕作對比,幾句話便使陶克失去優勢,令聽眾口服心服。
借時造勢,借事造勢的手腕實質是迂回攻擊,不搞兵臨城下,正麵壓迫。使用借時造勢,借事造勢法勸諫的妙處,全在能在勸諫與納諫之間臨時開辟一個緩衝地帶,使得許多尖刻的意見或建議按照一種漸進的方式順利向前推進,不知不覺地占領對方陣地。
使用借時造勢,借事造勢方法,首先,注意借題技巧。信手拈來,沒有矯揉造作故弄玄虛的嫌疑。所借之題一定與進諫的主題有所聯係,使之在展開的過程中有發揮的餘地。所借之題與主題沒聯係,硬扯到一塊,“發揮”的本領施展不開,勸諫的目的就無法達到。其次,注意發揮要好。所借題中包含的理一定要闡發清楚、充分。
生活中經常有人講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一個小女孩去麵包店買了個兩便士的麵包,發現麵包比平時小得多,於是就對老板說:“你不覺得這個麵包比平時小嗎?”“哦!那不要緊,這樣你拿起來就方便多了。”顯然,老板在詭辯。對此小女孩沒有爭辯,隻給一個便士就離開了麵包店。老板趕緊大聲喝住他:“嗨!你沒給足錢啊!”“哦!不要緊,”小女孩不慌不忙地回答,“這樣,你數起來不也方便多了嗎?”一句話噎得老板瞠目結舌。
小女孩的巧妙之處,就在於“以子之矛,陷子之盾”,借對方的石頭,砸對方的腳。
另外,當自己處於受攻擊的地位時,還可以借用對方話題所提供的論斷,以加倍的力量還擊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