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駕馭情緒做對事 6.學會擴大自己的心胸和氣度(1 / 2)

第7章 駕馭情緒做對事 6.學會擴大自己的心胸和氣度

成功金言:

學會擴大自己的心胸和氣度。不要把某些問題放在心上,即便受到誤會和委屈,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有公正的評判。

麵對各種刁難,我們常常會失去理性。有時候,我們很難控製自己的情緒,表現出某種神經質。

神經質的心理症狀是較為輕度的一種,它與人的情感智商(EQ)有一定的相關性。神經質的主要表現為責任心淡薄,對批評反應強烈,甚至有時發生暴力行為,缺乏理智,有時說謊、易怒,以自我為中心等。其性格類型表現為常跟人衝突,有顯示自己力量的大膽舉動,傾向於惡意地解釋各種社會現象,以反抗的態度來顯示自己的傾向性。神經質過高的人應注意積極地調整自己的情緒,用理智的力量來控製、轉移和調整自己的心態。

20世紀60年代早期的美國,有一位很有才華、曾經做過大學校長的人,出來競選美國中西部某州的議會議員。此人資曆很高,又精明能幹、博學多識,看起來很有希望贏得選舉的勝利。但是在選舉的中期,有一個很小的謠言散布開來:三四年前,在該州首府舉行的一次教育大會中,他跟一位年輕女教師“有那麼一點曖昧的行為”。這實在是一個彌天大謊,這位候選人對此感到非常憤怒,並盡力想要為自己辯解。由於按捺不住對這一惡毒謠言的怒火,在以後的每一次集會中,他都要站起來極力澄清事實,證明自己的清白。其實,大部分選民根本沒有聽到過這件事,但是,現在人們卻愈來愈相信有那麼一回事,真是愈抹愈黑。公眾們振振有詞地反問:“如果你真是無辜的,為什麼要百般為自己狡辯呢?”如此火上加油,這位候選人的情緒變得更壞,也更加氣急敗壞、聲嘶力竭地在各種場合為自己洗刷,譴責謠言的傳播。然而,這卻更使人們對謠言信以為真。最悲哀的是,連他的太太也開始轉而相信謠言,夫妻之間的親密關係被破壞殆盡。最後他失敗了,從此一蹶不振。

人們在生活中有時會遇到惡意的指控、陷害,更經常會遇到種種不如意。有的人會因此大動肝火,結果把事情搞得越來越糟。而有的人則能很好地控製住自己的情緒,泰然自若地麵對各種刁難和不如意,在生活中立於不敗之地。

1980年在美國總統大選期間,裏根有一次關鍵的電視辯論,麵對競選對手卡特對他在當演員時期的生活作風問題發起的蓄意攻擊,絲毫沒有憤怒的表示,隻是微微一笑,鎮靜地調侃說:“你又來這一套了。”一時間引得聽眾哈哈大笑,反而把卡特推人尷尬的境地,從而為自己贏得了更多選民的信賴和支持,並最終獲得了大選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