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正確決策是工作成敗的關鍵 傾聽下屬的反對意見(1 / 2)

第七章正確決策是工作成敗的關鍵 傾聽下屬的反對意見

作為一個領導者,統率一個集體,領導一群人共同奮鬥創業時,不能獨斷專行,大家的事要發動大家想辦法,大家來做。這樣,領導人不能總是聽“好話”,更多的時候要聽聽周圍人唱的反調。“反調”雖然不免刺耳,但其中往往蘊含真理,蘊含著合理化的建議,於人生有補,於事業有益,一如帶刺的仙人掌,摸之刺手,用之卻有巨大的藥效。對於決策者來說,正麵意見要聽,反麵意見也要聽。

腳踏實地的領導應不為“好話”所陶醉,“好話”雖然好聽,但聽過之後便於事無補了;至於“惡言”中的那些反調,聽起來雖然不太順耳,但極有益處,亦如良藥,雖然苦口卻能治病。一個組織在不斷前進的道路上,往往有絆腳石和荊棘,隻有與集體休戚與共的人,才會思索如何回避這前進路上的障礙,他們唱反調,更多時候是出於對領導的愛戴、對集體的赤誠與關心。明白了這點,領導就應給唱反調的人予以保護,而不應當厭棄,更不應當給他們小鞋穿。

現實工作中,有的領導者總是喜歡聽好話,卻對“反對派”的意見不屑一顧,甚至還沒聽完就火冒三丈。這種現象反映了一個領導者的素質和作風,對做決策極其不利。他們容易被表麵現象所迷惑,不容易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長期下去,勢必會助長下屬們報喜不報憂的不良風氣,影響整個工作。其實,“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支持和反對意見總是決策的左臂右膀,聽聽不同的意見,從反麵思考一下,把問題考慮得更周全一些有什麼不好呢?

常言道:忠言逆耳,良藥苦口。反麵意見盡管聽起來不順耳,但隻要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有的確實反映了工作中存在的某些問題,有的可能是一種偏見,但無論怎樣,隻要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和寬容、大度的態度認真對待,對工作是有益無害的。因此,作為領導幹部,正確、明智的做法是,不能老聽好話,要善於經常聽取反麵意見,全麵地看問題。

多聽取反麵意見,是防止片麵性的一個重要方法,也是作出正確決策的必要之途。眾所周知,人對於真理的認識總是受多種條件的製約,很難在短時間內窮其究竟。聽取反麵意見能增加考慮問題的角度和參照係數,也就更接近真理。

李唐盛世在我國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其中“貞觀之治”更是影響深遠。大臣魏征之所以敢無所顧忌仗義執言,關鍵在於唐太宗能從諫如流,聽得進反對意見,於是才有了後來的國家興旺發達。

柳宗元在《敵戒》中講了這樣一件事:魯國的大夫孟孫平時很憎惡同為大夫的藏孫,後來孟孫死了,照常理藏孫是頗可慶賀一下,從此自己少了一位提反麵意見的人,可是藏孫卻很悲痛地說:“孟孫死後,我如同喪失了治病的藥,活著的日子也不會長了。”

一個組織的建設也是如此,領導隻有重視身邊提反對意見的人,營造出“不唯上、不唯書、隻唯實”的良好氛圍,才能有暢所欲言的民主氣氛,從而保證決策的科學性。

反麵意見無非有三種情況:一種是反麵意見是正確的,這就要用虛心和求實的態度去加以接受;再一種反麵意見是錯誤的,這種意見聽聽也是有好處的;更多的情況是,反麵意見中包含了多少不等的正確的和錯誤的成分。真理和錯誤往往並不是截然分開的。關鍵是決策過程中如何吸收反對意見中的合理成分,最終讓反對者轉變看法,在化弊為利上達成共識。正如文學大師泰戈爾所說:“如果把所有的錯誤都關在門外,真理也要被關在外麵了。”高明的領導者對待反麵意見,總是采取冷靜的、客觀的、虛心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