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提高口才藝術,增強語言感染力 學習談判的語言技巧(1 / 2)

第十三章提高口才藝術,增強語言感染力 學習談判的語言技巧

談判是領導者必須要麵對的一種語言交鋒,在談判中,如何盡可能地爭取自身的最大利益而又能令對方甘於接受,這是一個很有難度的問題,領導者要在談判中分析情勢,利用信息,使用談判技巧,使對手樂於接受自己的條件。

要在談判中獲得成功,除了應具備正確的立場、觀點,較高的政策理論水平和一定的專業知識、經驗外,還必須有高超的語言技巧,即包括發問技巧和應答技巧等構成的動態係統。怎樣讓談判的語言更具有說服力呢?

一、入題要巧妙。

1.迂回入題。為了避免談判時過於直露,影響談判的融洽氣氛,可以選擇迂回式入題法,即從題外話入手,比如談談天氣或者新聞等等,便於拉近彼此的距離。

2.開宗明義。為了吸引雙方的注意力,可以選擇開門見山式的開場白,比如,可明確本次談判所要解決的問題,統一雙方的認識。

二、機警發問。

發問是有力的談判工具,為了解對方的真實想法和企圖,必須十分機警地利用各種方法和技巧去探知對方的需求,而發問是通常取得信息的手段。

問話的功能分為五種:(一)引起對方的注意;(二)可獲得己所不知的信息;(三)發問人借著問話向對方傳達自己的感受,或傳遞對方不知道的消息;(四)引起對方的活動;(五)做結論用,借著問話使話題歸於結論。

在談判過程中,由於雙方立場的矛盾性,使得對方因你的發問而感到一種壓力而焦慮不安,特別是談判進行到交鋒階段,你向對方發問時,對方首先想到的便是為什麼發問者想知道這件事,這不利於談判順利進行,所以,發問時要消除對方的不安情緒,這需要掌握以下三個原則:首先要尊重對方,不要使用刺傷對方的語言,不要像頤指氣地在發號施令;其次,在不涉及到立場問題時,發問不應具有壓迫性,要給對方以回旋餘地和選擇的機會;再次,要把握發問的時機,不在不該發問的時候問。

當然,最重要的,談判中的提問是一種追蹤對方的實力、動機、意向、需求與策略,從而達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掌握主動的重要手段。下麵介紹幾種提問方法,僅供領導者參考。

1.封閉式提問。

封閉式提問,是指在一定範圍內,引出肯定或否定答複的提問。這種提問,可使提問者獲得特定的資料,而一般情況下,答複者也不需要太多的思考過程和時間,即能給予答複。當然,這種提問有時會產生一定的壓力。因此,領導者需要謹慎使用。

2.開放式提問。

這是針對封閉式提問而言的,這類提問通常無法以“是”或“否”等簡單字句答複。由於開放式提問不限定答複的範圍,所以答複者可以暢所欲言,提問者也可以得到廣泛的信息。

3.補充式提問。

很多時候,對方作答時,為了不至於言多有失,總是會采取模糊化答複,使得我們無法獲得確切的信息,這就需要我們重新措辭,使對方證實或補充原先答複的一種提問。

4.澄清式提問。

針對對方之前的言論,進一步提出問題,使得對方重新印證自己剛才的話。澄清式提問,不僅能確保談判雙方在同一語言層麵上溝通,而且可以對方進一步的澄清、確認得出正確的結論,並依此結論確定下一步談判的重點。

5.探索式提問。

這是指針對談判對手的答複,要求引申舉例說明的一種提問。探索式提問,不僅可以檢測到對方對某一問題的進一步的意見,而且可以發掘更多的信息。

6.婉轉式提問。

婉轉式提問,是指在沒有摸清對方虛實的情況下,采用婉轉的語氣或方法,在適宜的場所或時機,向對方提問。這種提問,既可避免被對方拒絕而出現難堪局麵,又可以自然地探聽對方的虛實,達到提問的目的。

7.借助式提問。

如果我們能夠借助權威人士的觀點、意見,那麼很容易影響談判對手,使其信服。采用借助式提問方式時,應當注意,所借助的人或組織應是對方所了解的,能對對方產生積極影響的,如對方不了解借助人,或對他有看法,就可能引起反感,效果適得其反。

8.強迫選擇式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