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鸞鳳帳2(1 / 2)

“你僅憑他人之語,以及自己的揣度,就稱西侍中居心叵測。又聯同輔國將軍以拒開城門相脅,到頭,隻是讓自己身陷囹圄。”

“皇上,臣請皇上誅殺西侍中,並非是臣的私心,也並非臣的妄揣,而是此人真正是居心叵測,今日,他能設局,陷害於臣,他朝,難免不因著一己私欲,再於前朝興起事端!”

“慕風,你究竟還知道些什麼?這裏無人,大可說予朕知。”

“正如臣的折子上所說,是西侍中蓄意製造暮方庵失火。因為,刑部早先查處時,曾從主持大師口中得知,火勢起時,生怕殃及無辜,特命人將臨近的廂房內的施主遷離,可,獨獨不見姝美人。”

“你是懷疑,姝美人不僅私會了梨雪,與這場大火,也脫不開關係?”

“是,但因為皇上不允刑部徹查此事,臣並不能查到更有利的證據。”

軒轅聿眉心蹙了一下,道:

“慕風,為何不早點稟於朕知,你如今這樣,非但於事無補,反坐實這謀逆之罪,這點,難道,你為官多年,都忘了麼?”

“皇上已將此時都交由夜國使節去查,臣的女兒,自遠嫁夜國那一日開始,不過早就舍去了,隻是,臣不甘心,平白擔了這種離間的頂罪!”頓了一頓,他複道,“臣隻是希望皇上清君側,絕無謀反之心,臣也是後來才知曉,輔國將軍以此為由,拒不開城門!臣不曾讓他如此,臣知曉時,原以為他是一時義氣,擔心臣被處死才如此膽大妄為,不曾想,他根本拒絕見臣,隻將臣阻了,直到皇上破城,他也沒了蹤跡。如今回想,臣真是愚笨至極啊!”

是的,輔國將軍現在行蹤全無,分明是讓慕尚書令坐實在了罪名。

“慕風,朕知道了。”軒轅聿起身,並不再多說一句話,返身,走出天牢。

將慕風囚於此,雖看似危險,實際卻是最安全的所在。

甫出牢,軒轅聿就看到,太後獨自一人,站在牢前的一小隅庭院中,想是已站了很久,卻並不進內。

“母後。”他微欠身。

他知道,慕風的事,太後不會不管。

“皇上,他還好麼?”

“現在還好,將來,就不知道了。”他平靜地說出這句話,往外行去,“母後這次執意同朕一同回宮,為的,該是他吧?”

“哀家一是為了皇上,二才是為了慕尚書令。”太後跟上軒轅聿的步子,問,“皇上打算怎麼處置慕風?”

“夜帝發來了國函,要求誅殺慕風,否則,定兵戎相見。現在,夜國的大軍都已部署到了邊境一線,若朕要護短,這一役,避無可避。”

“理由呢?”

“若真要兵戎相見,所有的理由隻是表麵上的。這點,母後該比朕更清楚罷。”

“皇上,真的要殺了慕風?”

“不,朕不殺他。”

“皇上的意思是?”

“這場戰役,哪怕避得了這一時,難道,還能避過多久呢?夜國根本不會容朕休養生息,沒有人比朕了解百裏南,他等這天,該是等了很久。也知道,朕若處置了慕風,不論按何種罪名處置,必會將國函一事帶出,這樣,僅會讓人以為,朕是迫於夜國的施壓,進行的誅殺,無疑,更會失了前朝的人心。”

“哀家明白了。”太後的語音沉重。

之前對戰斟國,她也是這般的沉重。

彼時,帝王衝冠一怒為紅顏。

這一次,她是否也能借著這紅顏,讓帝王再次為了那人,即便如何,都要贏著回來呢?

“皇上,慕風一事,哪怕不處死,怕也不再適合前朝了罷。”

“朕自有分寸,這裏畢竟是刑部大牢,母後還請回宮歇息吧。”

“好。”

軒轅聿目送太後離去,這一場戰役,他要麵對的,該不僅僅是百裏南,還有,朝中那些潛伏的暗手。

譬如,輔國將軍的身後,到底又是誰呢?

所以,這一次,會比麵對斟國時,更為艱辛。

但,這樣,更好。

天永十四年正月廿日,慕風居功自恃,妄涉朝政。貶去一應官職,流放閔南。

另發布告示:輔國將軍居心叵測,挑起事端,著令全國緝拿,若有舉報者,賞銀千兩。

同日,宮外暮方庵傳來,姝美人喜懷龍嗣兩個月的訊息。

太後大喜,親下懿旨,赦其清修,接姝美人回宮。

天永十四年正月廿一日,軒轅聿頒下另一道聖旨,中宮不可一日無主,西侍中有功於社稷,著令禮部擇吉日,冊封姝美人為後。

天永十四年正月廿二日,夜帝發楔文於巽國,告文曰:

我之祖、父,願與巽國永世修好,然,巽帝為其霸業,竟以昔日聯姻公主,鳳夫人省親之際,指使其父暗中謀劃,借鳳夫人失子之痛,歸國行刺帝之事,鳳夫人不願,其父狠下痛手,欲栽禍於太醫,導致鳳夫人枉死,我欲還鳳夫人公道,對已洞悉之事,念在兩國素來交好份上,不願多予計較,巽帝置若罔聞,並不念及情誼。弑妻之痛,孰不能忍,故詔告皇天在上,兩國情誼至此終結,集兵五十萬,兵分兩路,於南、西兩處邊境,征戰伐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