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案 周新勇審錦衣衛案 3 直周新生為直臣死為直鬼(1 / 3)

第一案 周新勇審錦衣衛案 3 直周新生為直臣死為直鬼

到了這個時候,周新不由暗暗埋怨自己過於自信,竟被許應先搶在了前麵,他惡人先告狀,結果自己反被抓獲。這次被捕進京,恐怕凶多吉少,難以生還了。

唉,橫豎都是個死,後悔也無用。想到這裏,他反而鎮定下來,對旗校們說:“許應先誣陷朝廷大臣,罪不容誅。我周新居官二十餘載,一不欺君,二不傲上,三不貪贓,四不枉法,不怕到金殿麵君,你們不必緝拿,我隨你們一起進京就是了。

為首的旗校說:“說得好輕巧,我們出京時,受錦衣衛之托,要替許千戶出出胸中的惡氣,少不得要委屈你了。”說罷猙獰地對站在兩側的旗校說:“還不給我打!”

兩側的打手聽見號令,立即亮出藏在腰間的棍棒,沒頭沒腦,向周新打去。

這宮廷禦用旗校打人行刑個個十分凶狠,可歎周新縱然清正剛直,怎經得起這般惡打?隻半袋煙工夫,就被打得皮開肉綻,體無完膚了。

按照明初的慣例,凡屬皇上親自下旨緝拿的官員,品級在四品以上的,要由皇帝親自審理定罪。所以周新被抓捕進京後,並沒有下到由錦衣衛掌管的監獄裏,而是直接押進宮去接受明成祖朱棣的審問。

下午四點左右,宮中內侍報告朱棣周新已被押進宮來。

“朕要在太液池西邊的興聖宮審問欽犯周新,你們速速前去安排一下!”朱棣立即傳諭。

此時的周新早已是體無完膚,血肉模糊了。然而,他自恃為民申冤,為民請命,依然顯得正義凜然,理直氣壯。他希望能夠在朱棣麵前說明真相,最終嚴懲許應先等錦衣衛惡吏。所以進殿時,他還盡量挺直身軀,見了朱棣才恭恭敬敬地行跪拜禮。

朱棣不等周新拜罷,劈頭就問:“周新,你私自抓捕朕諭旨派出的錦衣衛緝事人員,又公然搶奪聖旨,壞了朕的大事,朕緝拿於你應該不應該?”

周新跪在地上叩了一個頭回道:“錦衣衛千戶許應先,矯旨在杭州一帶敲詐勒索,強搶民女,民怒沸騰,狀紙成堆,臣身為按察使,掌管一省刑獄,不能不嚴懲惡吏,解救百姓。”

朱棣聽到周新為自己辯護,更加氣惱地說:“錦衣衛緝查要案,進行必要的搜尋,怎麼能說是敲詐勒索,這分明是你在給他強加罪行!”

周新說:“臣懲辦許應先,緣於許多百姓的狀紙。許應先一夥在杭州城索賄掠民,作威作福,杭州府官民有目共睹,萬歲隻需派人前去查訪便可水落石出,臣與許應先素昧平生,前世無冤,今世無仇,我為什麼要無緣無故地強加罪給他?”

朱棣被周新這番話駁得無話可說,越發惱怒,拍案喝斥道:“縱使許應先有擾民之舉,也非是你地方官吏能夠隨便緝拿的,為什麼不上奏朝廷,卻突然下手緝拿朕親派的使臣?”

周新抬起頭來,兩眼射出了兩道犀利的光芒,望著朱棣說:“臣記得陛下曾有明論,按察使行事與都察院同,臣奉旨擒拿奸惡,有何不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難道許應先一個小小千戶竟能淩駕於堂堂王法之上嗎?”

朱棣自登基以來,雖然也見過幾位敢於進諫的直臣,卻從來沒有遇到過像今天這樣敢頂撞自己的臣子,不由得怒火中燒,大聲吼道:“放肆!你一個小小的提刑按察使司,竟然如此無法無天,連朕的欽差官員也敢緝拿,如果各地都效法你,朕的政令如何施行?天下豈不要大亂了?就憑這一條,朕也要將你問成反叛之罪!”

這時,周新早將生死置之度外,大聲抗爭道:“錦衣衛官員假借萬歲名義,在四處行凶作惡,無故查抄良民,毒打無辜,誣陷忠臣,早被天下臣民所指斥,若不及時繩之以法,要大明刑律何用?況且這種劣跡如果不及時掃蕩,將來錦衣衛使者出京都這樣做,必將更加肆無忌憚,早晚要激起民變,那時恐怕真要天下大亂了!”

幾句忠言,擲地有聲,朱棣竟然無懈可擊,隻得把語調壓得更加陰沉嚴厲地說:“周新,你當庭頂撞寡人,論罪當誅。但朕念你平日有不畏權貴的美稱,不加罪於你。你暫且回監仔細想想,如果知罪呢,就上一道謝罪本章。朕自會從輕發落,如果死不認罪,朕也有處置你的辦法。下殿去吧!”說罷一揮手,早有護衛旗校,給周新上了刑具,押往獄中去了。

這樣處置了周新,朱棣也覺得草率。一天,朱棣降旨把有關周新的案卷全部調到手邊。裏麵有浙江總督和布政使的奏疏,有刑部力保周新的本章,還有浙江省百姓士紳上的萬民折,都要求保護直臣,嚴懲惡吏。據他派到民間刺探消息的內待報告,杭州的一些老百姓,已經自發組織了一個請願團,兩天前進了京,正在吏部、刑部等處為營救周新奔走。這一切都使他感到為難。

按說周新一案應發到刑部,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大法司會審,但是他非常擔心刑部會替周新說話。何況隻要官司移到刑部,許應先作為被告人,也要被拘捕審訊。在三大法司那森嚴的大堂上,如果許應先泄露了自己緝查朱允炆的隱私,那自己的顏麵往哪裏擺?所以朱棣下決心,不讓刑部插手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