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案 周新勇審錦衣衛案 3 直周新生為直臣死為直鬼(3 / 3)

後來,朱棣深深地為冤殺周新自責,他曾問身邊的侍臣道:“周新是哪裏人啊?”

內侍回答說:“南海人。”

朱棣歎息道:“嶺外竟有這樣的人,枉殺他了啊!”

後來朱棣對姚廣孝聲稱他夢中見到周新穿著紅衣服站在太陽下,說:“臣周新已經成了神,專為陛下懲治奸貪之吏”。

一日早朝,永樂皇帝端坐於寶座之上。大臣朝拜之後,姚廣孝出班奏道:“啟奏萬歲,奸惡紀剛,作惡多端,造罪天下,陛下聖明,順從民意,將紀剛正法以謝天下,萬眾頌揚。臣以為,周新乃一代良吏,難得的直臣,對陛下忠心耿耿,不幸遭紀剛誣陷而死,如今一切大白於天下,周新的沉冤也該昭雪,以顯皇上的聖明!”

永樂皇帝當時本是一時之怒,殺了周新,事後也覺心中不安,經姚廣孝這麼一奏本,永樂皇帝也便找到了一個台階,於是說道:“少師所言極是,朕準奏!”

群臣一齊說道:“皇上聖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永樂皇帝又說道:“眾卿家聽旨,周新,為官忠誠清廉,一代直臣。今紀剛伏誅,周新沉冤當雪,著禮部以禮厚葬,善待其遺孤,並立廟塑像,封忠正剛烈侯,四時享祭香火!”

群臣一齊說道:“吾皇聖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個月後,一座“忠正剛烈祠”建成了。“忠正剛烈祠”為一個四合小院,正前是一個門樓,門樓上是永樂皇帝親書“忠正剛烈祠”五字,正後為五間大殿,大殿紅牆黃瓦,歇山重簷,雕梁畫棟,大殿內供奉著周新的畫像,畫像為周新坐於公案後太師椅上,後有堂畫,水波之上,紅日磅礴而出,畫旁有對聯,上聯是:“持心如水清廉官”,下聯是“執法如山剛烈臣”,橫批是“正大光明”,周新身著四品官服,神情威武剛毅,栩栩如生,如同平時判案一樣,兩邊廊房之內陳列著各部官員題寫的詩文。庭院內植兩行鬆樹,東西各樹碑一塊,東邊為“敕修忠正剛烈祠記事牌”,西邊為“周按察使功德牌”。

永樂十四年(1416年)九月十六日——忠正剛烈祠建成那天,永樂皇帝親率百官來祭奠周新。忠正剛烈祠內紅氈鋪地,香煙繚繞,在樂聲之中,永樂皇帝走進祠堂大門,進入正殿,永樂皇帝焚香祭酒之後,高聲朗讀祭文:

地上的禾苗,有良莠之分,天下的臣子,也分忠奸。那些忠臣,心直性烈,品行端正。因為心直,對君上說話時就無所忌諱;因為性烈,遇到權貴就不會屈服;因為品行端正,見到利誘也不會改變自己的誌向。忠正剛烈侯周新,就是這樣一個正直的大忠臣。過去,他被奸惡的紀剛誣陷,身陷囹圄,也沒有改變直臣的本色。其臨刑之時,三次跪拜君主,三次跪拜老母,高聲呼叫“生為直臣,死為直鬼!”他的忠烈真是驚天地、泣鬼神。朕失去這樣一位直臣,感到痛心疾首。如今,紀剛一黨已經除掉,周新的沉冤也得到了昭雪,作為直臣,他當含笑於九泉了,現在。為他建祠塑身,四時享受祭祀,己經獲得了人臣最大的榮耀,周新在地下應該欣慰了!嗚呼哀哉,請你享用祭品吧!

永樂皇帝讀罷祭文之後,又拜了三拜,方與群臣一起離開。周新剛正不阿,執法如山,被紀剛誣陷至死,萬歲親自致祭,已得殊榮,到此為止,也不算枉做了一場直臣直鬼!

周新沒有兒子,生前又無積蓄,他死後,他的妻子回到廣東南海老家,生活非常困難。廣東巡撫楊信民說:“周新當代第一人,怎麼能讓其夫人終日挨餓呢?”便經常給予救濟。周夫人去世時,凡是廣東做官的浙江人都趕來參加葬禮,以此寄托他們對周新夫婦的哀思和敬仰。

周新死後,杭州民眾在吳山上的城隍廟裏塑了周新的像,一供六百多年,善男信女如雲,香火不絕。城隍廟裏有副對聯:“厲鬼張巡,敢以血身汙白日。閻羅包老,原將鐵麵比黃河。”張巡是唐代鎮守睢陽的英雄,“包老”即宋代著名的清官包拯,在民眾心中,周新和他們的地位一樣高。

明末大文學家張岱有《吳山城隍廟》詩,簡述了周新的一生。詩文內容為:

宣室殷勤問賈生,鬼神情狀不能名。

見形白日天顏動,浴血黃泉禦座驚。

革伴鴟夷猶有氣,身殉豺虎豈無靈。

隻愁地下龍逢笑,笑爾奇冤遇聖明。

尚方特地出楓宸,反向西郊斬直臣。

思以鬼言回聖主,還將屍諫退僉人。

血誠無藉丹為色,寒鐵應教金鑄身。

坐對江潮多冷麵,至今冤氣未曾伸。

周新老家的廣州百姓為紀念他,將周新故居所在的一條街改名為仰忠街,至今還保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