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 1)

前言

春秋戰國是一個社會充滿了變革的時代,曆史在這個階段,諸侯爭霸、腥風血雨,整個社會處在一片混亂之中,傳統的道德倫理觀被顛覆,滋生了諸多的惡。在人人自危的現實麵前,很多人選擇了明哲保身,中華文明也渺若墜緒。

而在曆史的風口浪尖上,出現了這樣一批關注人類命運、社會未來的人,這就是諸子百家,他們從自己各自的社會理想出發,紛紛著書立說、講學遊說,為實現濟世救人的主張而奔走呼告,為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而躬身踐行的奮鬥。在諸多流派中最受世人推崇的,當屬儒墨兩家,被並稱為“世之顯學”。

那麼墨家為什麼會由“顯學”走向“絕學”呢?在兩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幾乎是悄然消失,而到了近代,墨學卻又興起了新的熱潮。這和目前社會上的“國學複興”有很大關係。

1919年,我們曾把國學看作是民主與科學的敵人;1949年,我們曾把國學看作是革命與解放的牽絆;1979年,我們曾把國學看作是改革與發展的障礙。而現在,我們終於明白,正是這些在過去被我們否認甚至無情拋棄的東西,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精華。

而在我們把複興民族和複興國學聯係起來時,卻陷入了一個誤區,在一定程度上把國學和儒學等同起來。的確,自從“獨尊儒術”以來,儒學就占據了中國思想文化的統治地位。然而,中華浩瀚的文明海洋裏,是由百家們的爭鳴才變得豐富而厚重,儒家的仁義思想、道家的無為智慧、墨家的兼愛精神、法家的權謀圓滑、兵家的謀略城府、這種種流派共同早就了這個時代的輝煌。因此,國學的複興不僅僅是儒學的複興,更應該是中華整個文化的複興。

本書對墨子及其所創建的墨家做了詳細的介紹,把真是的墨子和墨家呈現在讀者麵前。以便

人們對墨子的思想觀點有深刻的理解和認識,並且從墨家的智慧中探尋到生活的真理和生存的智慧。在介紹墨子尚賢、尚同、兼愛、非攻、節用、節葬、天誌、明鬼、非樂、非命等十大政治主張的基礎上,將墨家智慧和現代生活相結合,從為人處世、人才管理、理財用財、以及生存觀念、人生信仰等方麵給做出了指導。

可以說,墨家學說是中華民族美德的一個縮影,我們通過對墨家的了解,將會更好的繼承中華傳統文化。我們應該堅信,在經曆了“絕學”沉寂期的積澱之後,墨家將會再次成為“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