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非命——達觀的生存觀念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1 / 2)

第六章 非命——達觀的生存觀念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今用執有命者之言,是覆天下之義。覆天下之義者,是立命者也,百姓之誶也。說百姓之誶者,是滅天下之人也。(《非命上》)

現在要聽用主張"有命"的人的話,這是顛覆天下的道義。顛覆天下道義的人,就是那些確立"有命"的人,是百姓所傷心的。把百姓所傷心的事看作樂事,是毀滅天下的人。

非命論時墨子學說中十分著名的一個主張,作為下層民眾的代表,墨子堅持“官無常貴,民無終賤”的觀點,認為命運是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可以通過後天的能力得到改善的。這種思想在當時具有先進的意義,它為下層民眾走向上層階級做了理論上的鋪墊。

在墨子的三篇《非命》中,墨子係統的批判了命定論的觀點,認為命定論使人不能努力治理國家,從事生產;反而容易放縱自己,走向壞的一麵。命定論是那些暴君、壞人為自己辯護的根據,是誤國誤民的思想。而提出,命運其實在自己手中掌握著。

兩千年來,墨子的非命思想對於積極進取的下層民眾來說,一直是精神上的指引。雖然現在科學的發展已經證明了鬼神的虛妄性,但墨子的“非命”仍然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起著積極的作用,極力人們努力進取。

縱觀曆史,古往今來,凡是那些成大業者,都不是依靠命運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相反,他們都不相信命運的存在,而是自己不懈的去奮鬥爭取,才取得了驕人的成就。在當今充滿競爭的現實生活中,我們更應該相信,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裏的,隻要我們用自己的雙手去付出去創造,就一定能尋求到人生的意義和自我的價值。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生活平庸的人帶著對命運的疑問去拜訪禪師,他問禪師:“您說真的有命運嗎?”

“有的”,禪師回答。

“那你看我是不是命中注定要窮困一生呢?”他問禪師。

禪師讓他伸出左手,指給他看,說:“你看清楚了嗎,最外邊的這條線叫作愛情線,中間的這條斜線叫作事業線,最裏麵的線是生命線。”然後禪師又讓他做一個動作,把手慢慢地握起來,握得緊緊的。

禪師問:“你說這幾根線在哪裏?”

這個人迷惑地說:“在我的手裏啊!”

“那愛情、事業、生命呢?”

於是這個人恍然大悟,猶如醍醐灌頂,原來命運是在自己的手裏,而不是在別人的嘴裏。於是他辭別了禪師,自信的下山去了。

這個小的故事背後,的確深含哲理,很多時候,我們相信命運的存在,以為自己之所以平庸是因為這是命中注定,其實我們都應該做做這個動作,把自己的手攥緊,把命運攥在自己的手中。

社會是一個複雜的多元體,很少有人能一帆風順的走完一生,命運會有不公平,社會會有不平等,人生更不滿了挫折和艱辛,很多人因為一時的窮困而一撅不振,認為自己命中注定沒有成就,於是放棄了;然而有更多的人自阿一次次失敗後依然頑強的站起來,挑戰命運的考驗,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目標。

然而現實生活中的很多人都熱衷於讓“算命先生們”給自己預測命運,其實這不過是自欺欺人的心理,說到底,算命先生看的還是我們自己手中的線,僅憑幾條線就能給一個人的一生做定論嗎?那麼沒有手部有殘疾的人又怎麼算命呢?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知道“運在自己的手裏,而不是在別人的嘴裏!”

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裏。窮人想變成富翁,士兵想當將軍,這些都是奮鬥目標,沒有人生下來就是富翁和將軍,而是想稱富翁想當將軍的人通過自身的努力,才成為的。隻有夢想是不夠的,隻有實實在在的做事,用行動代替幻想,才能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近。

相信命運在自己手中,還需要又一種達觀的態度,很多時候,我們必須麵對這樣的事實:在這個世界上,成功卓越者少,失敗平庸者多。在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擁有樂觀的心態,要知道,成功者是在精力了磨難之後才取得成就的,我們的眼光不能隻看到他們輝煌的一麵,還要看到輝煌背後他們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俗話說:“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所以,當我們身處逆境的困頓時,要看到自己奮鬥所能實現的目標,懷著一種積極的心態,想辦法改變自己的現狀,而不是怨天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