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禍國亂政 第三節與權勢同歸於盡的何太後(3 / 3)

元順直言:“陛下不怕天下人笑論您,難道就會因為臣我一句話而感到羞恥嗎?”

胡太後寵幸大臣鄭儼,拜其為諫議大夫,晝夜宮中伺候,可稱得上是侍衣大夫。鄭儼公休回家,胡太後常常讓幾個太監和他一起回去。鄭儼見到自己正妻,也就隻能匆匆聊上幾句家裏閑話,馬上就被催促回宮。此外,鄭儼還和一個叫徐紇的中書舍人狼狽為奸,把持內外,時稱“徐鄭”。

有個黃門侍郎李神軌,宮內外盛傳也和胡太後關係曖昧。李神軌的老父親就是當日那位在絹庫扛絹過多傷腰的家夥李崇,果真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據《南史》記載,大將楊大眼的兒子楊白華勇武過人,相貌堂堂,被胡太後見後逼幸。雖然獲蒙胡太後寵幸,但楊白華畢竟不是安心吃軟飯的小白臉,而且人家也真有本事。於是,瞅準機會跑回老家,率部眾逃至南朝梁國。

胡太後對這位帥小夥追思不已,作了一首《楊白華》:

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

春風一夜入閨闥,楊花飄蕩落南家。

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

秋去春還雙燕子,願銜楊花入窠裏。

以物擬人,詞甚淒婉,極盡濃情。她還讓宮女們晝夜連臂環繞,踏足歌唱,憶念情人。這首詩貌似淡水而實為醇酒,在中國文學史上常被作為北朝的代表作品加以介紹,而《中國文藝詞典》把她列為中國女詞人。

在這種朝廷荒淫、奸臣當道的局麵下,北魏形勢一片混亂。西北邊鎮造反後,南方二荊、西郢等地的蠻族也紛紛占據出頭,接著安州三地的戍兵又紛紛造反,齊州、東清河郡、東郡、廣川、陳郡等地兵民四處響應,整個國家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

在鎮壓叛亂過程中,秀容郡地方軍閥爾朱榮日益強大,被封為安北將軍,都督恒、朔討虜諸軍事。他帶兵路過肆州,刺史尉慶賓不開城門迎接,他竟然派兵襲取肆州,自置刺史。北魏朝廷對此也不敢管,眼睜睜地看著一方地頭蛇橫行。到後來,連因梁滅齊而逃到北魏的齊國宗室蕭寶寅也趁亂稱帝,占據關右,改元隆緒。

528年,明帝的潘嬪生下了一女。胡太後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居然對外詐稱皇子降生,大赦改元。

隨著孝明帝年紀漸長,胡太後自知婦行有虧,怕左右人泄漏給兒子知道,凡是皇帝所愛信的人,就想方設法把他們外放、除掉,不讓皇帝知曉外間事務和朝事。散騎常侍穀士恢和皇帝很投緣,兩人常常相互交談良久,胡太後便任命他為外州刺史。穀士恢不想外任,胡太後就找人誣稱其有罪而殺掉。又有一個密多道人,能通曉胡語,皇帝常置之於左右,顧問笑談。胡太後暗中派人殺之於城南,然後詐稱為盜所殺,還懸賞捉拿殺手。

以上種種,小皇帝皆一切心知肚明,母子之間的嫌隙也就日深。

秀容郡爾朱榮此時羽翼已豐,對北魏國政就產生出覬覦之心。他上疏朝廷,要求允許自己率精兵入援相州。胡太後很警惕,禮貌地回絕了,說北海王元顥已經率眾二萬奔赴相州,不需爾朱榮出兵。爾朱榮見此策不行,就召集民兵,北捍馬邑,東塞井陘,自己圈出好大一塊地方以謀異圖。大臣徐紇又勸說馮太後為爾朱榮屬下賜頒誓書鐵券,以離間他們之間的關係,爾朱榮知道後心中更恨胡太後。

孝明帝非常嫌惡鄭儼、徐紇兩個人,但由於上麵有母親胡太後壓著,他又勢力孤單,不能除掉此二人。情急之中,小皇帝想出了一個下招:秘密下詔給爾朱榮,讓他舉兵內向都城,想以此脅迫太後歸政。

爾朱榮受詔大喜,馬上派高歡為先鋒,直殺洛陽而來。軍隊到了上黨,不知出於何種原因,孝明帝又以私詔製止爾朱榮軍隊前行。

鄭儼、徐紇兩人害怕禍事臨頭,不停向胡太後吹枕邊風。在情人的挑唆下,胡太後居然泯滅母性,一咬牙,毒死了年僅19歲的孝明帝。虎毒還不食子呢,馮太後這種行為,當真令人無法原諒!

胡太後先立潘嬪所生皇女為帝,很快又改變了主意,迎立臨洮王世子元釗即位。元釗當時才3歲,胡太後想要長久把持國政,故而貪其幼小而立之。

爾朱榮聞訊大怒。他對左右說:“肅宗晏駕,雖然已經19歲,國內都說他還是幼君。現在扶立一個還不能講清楚話的小孩以臨天下,想要國家太平,怎麼可能呢!”於是,他一麵派軍殺向洛陽,一麵自己迎立長樂王元子攸為帝。

胡太後聽說爾朱榮起兵的消息非常恐懼,召王公大臣商議,眾人都心中暗恨胡太後滅絕人倫的毒殺親子的舉動,沒人肯獻計策。隻有老情夫徐紇說:“爾朱榮小小胡人,竟敢兵鋒直指朝廷。我們以逸待勞,肯定殺敗他。”

胡太後信以為然,派麵首李神軌統大兵抵禦。李神軌軍行至河橋,聽說北中失陷,嚇得回馬就逃。徐紇矯詔連夜從禦廄中取最好的快馬十匹,東奔兗州。鄭儼也嚇得連夜奔逃回老家。胡太後剩下孤家寡人一個,隻好連夜下令孝明帝的妃嬪,讓她們全都剃發出家,自己也親自落發,剃個光頭,以示願意為尼贖罪。

爾朱榮召集百官,讓他們拜見自己新立的皇帝元子攸。又派勁兵直撲宮內,抓住胡太後和小皇帝。把胡太後和3歲的小皇帝扔進黃河淹死了。又將文武大臣2000餘人盡數殺死,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河陰之變”。事變過後不久,北魏王朝便分裂為東魏和西魏。

胡太後死後被埋於雙靈寺。孝武帝時,以皇後之禮重新殯葬,追諡號曰靈。

現代啟示錄

女人生活的底線

天底下沒有幾個人能做出殺害親生兒子的事情。胡太後能下得了手,也著實心狠手辣。損人不利己,真想不出來胡太後當時腦子熱到什麼程度。做人要有底線,否則,一旦出線就隻能下場。現在,估計沒有女人會這樣超越親情底線的了,但是這一點,也可以作為現代婚姻的“啟示錄”,值得所有人思考。

魏秋是個很感性的女人。感情特別豐富,見花落淚、為雨傷情是常有的事,更別提在感情上了。說來奇怪,這樣一個女人居然嫁給了一個船員。丈夫常年漂在海上,聚少離多。開始的時候,魏秋居然覺得很“浪漫”,認為這是對他們愛情的考驗。但時間一長,魏秋就扛不住了。

她一個女人,自己帶著孩子,還要上班,特別辛苦。魏秋是個老師,雖然說是小學,功課不緊,但也總會遇上大大小小的“忙碌”,讓她覺得分身乏術。有一次,放學時一個學生拉著她問問題。一來二去,就耽誤到很晚,家裏請的保姆看自己到點“下班”了,居然扔下孩子就走了。魏秋火急火燎地回到家後,發現孩子一個人坐在地上哭呢,腿上、胳膊上都摔傷了,心疼得要命。那時候,她就埋怨自己為什麼嫁了個不常回家的男人,想他的時候他不在,想找人說話的時候他也不在,家裏有了事情他還不在。而一個情感充沛的女人,大部分的時間枯萎地坐在家裏,守著一份“遙遠”的愛情過日子,實在是太苦了。雖然丈夫是個好丈夫,但離得太遠,所有的好就打了折扣。

這時,魏秋身邊出現了一個男人。他是一個學生的家長,人長得高大儒雅,談吐很幽默,而且心思很細膩。有一次,這個學生晚上一個人在外麵閑逛正好被魏秋碰到了。魏秋就問學生為什麼不回家,這一問不要緊,學生驚天動地地哭了起來。他說爸爸媽媽都很忙,沒時間陪他,他天天隻能跟保姆在一塊,他不想回家,家裏太空了……魏秋聽得特別心酸,就把學生帶回了家。讓他吃過飯之後,就給他的家長打電話,通知他們來接。過了一會兒,孩子的父親來了。他先跟魏秋道謝、道歉,說給她添麻煩了,以後會多抽時間陪陪孩子。這時,魏秋樓下的鄰居又來找,說她家的水管一直漏水也不修,弄得他們家天天跟水簾洞似的。魏秋又忙不迭地跟人家賠禮道歉,說明天一定修。

那幾天孩子病了,魏秋班裏事又多,一直沒顧得上去修。鄰居不高興,也是情理之中。沒想到第二天,有人給魏秋打電話,說要去她家修水管。原來是那個學生的家長幫忙找的,魏秋很感激,自然要謝謝人家,一來二去,兩人就對上眼了。

但他不可能離婚,覺得跟魏秋保持一種“超越於友誼之上”的關係就很好。兩個人都不求結果,在一起開開心心的比什麼都強。神不知鬼不覺,又不影響各自的家庭,多麼美的事啊!但是,這番論調讓魏秋非常痛苦。她雖然需要感情,但不需要沒有結果的感情。這樣,她就陷入了矛盾之中。一方麵,這個男人很吸引她;另一方麵,她還依然愛著自己的丈夫,又不想讓自己變得很不道德。

有一天,她在網上看了個新聞,說某小三在餐廳被正房打了。關上電腦,魏秋想了很多,最終決定跟那個男人“結束”。

丈夫回家了,看到他溫暖的笑容,魏秋哭了。其實早在結婚前,丈夫就告訴過她,做船員的妻子要比別人辛苦,不是光靠一份感情就能撐下去的。魏秋還記得自己當時說:“既然選擇了,我就會負責到底。”

婚姻要比想象中的脆弱。情感的消磨、生活的壓榨等,像是一個個隱形殺手。而作為一個女人,如果你不守住女人在生活中該有的底線,受傷的可能不隻是別人,還有你自己。記得,一部韓國電視劇中有這麼一句話:“男女間的感情也是一種義氣,因為激情可能會消散,後麵的就全靠義氣在支撐。”這話說得很有道理。婚姻的承諾,在某種程度上是兩人互換的“義氣”。為了這份義氣,兩個人都要謹守底線。而且,不健康的婚姻勢必會傷害到孩子。

你可以不結婚,但一旦選擇了婚姻,就請努力讓婚姻健康地發展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