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當君主製作為一種主體製度的時代結束之時,所謂的“太後”也就沒有了往日的風光。像故去的曆史遺留在今天的名片,明晃晃的頭銜壓不住新時代的活躍。王室不再神秘,貴族不再高不可攀,開放的新世界推開了一直緊閉的宮門,讓尋常百姓也可以看到、聽到“太後”們的故事。
也正因為如此,她們比從前的太後們“幸運”:國家已不再是一個人、一個家族的天下,所以她們就用不著動不動就要為整個國家負責。當然,作為一國的“太後”,她們畢竟也不能像普通的家庭婦女那樣過日子,她們還是要承擔許多。
下麵要講到的幾位“第一夫人”,各有各的風采。我們,就從遙遠的曆史中調過頭來,看看這些新時代的“太後”們吧!
世紀王太後伊麗莎白
一段舉世聞名的愛情,成就了兩邊不同的故事:一邊是神仙眷侶,意重情長;一邊是一個新的國王上台,而這一事件的直接後果就是推動著一位堅毅優雅的女人走上了曆史的前台。她就是現在的伊麗莎白二世的母親,曾經的伊麗莎白王太後。
曆史已經成了鐵板釘釘的事實,所以我們無法假想:如果愛德華八世放棄了愛情,忠實於他的身份與角色,那麼,這位曾經給英國人帶來巨大勇氣的王太後,會有一段怎樣的人生?她是依舊風光,還是平淡而富足地過完一生?我們已經無法知道了,但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個成功的人或者成功的事,都不是在“偶然”的操作下貫徹始終的。本身有了資本,機會來時才能抓住並且發揮。
伊麗莎白王太後生於1900年,她的原名叫伊麗莎白·鮑斯·萊昂,是英國蘇格蘭格拉姆斯勳爵的女兒。20歲時,她已經是遠近聞名的美少女。有人說,她當年的魅力甚至超過了戴安娜王妃。1923年,她與英國喬治五世國王的次子約克公爵結婚。1926年,伊麗莎白生下了小公主,就是伊麗莎白二世。
按王室的常規,約克公爵是當不上國王的。但事情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他的弟弟阿爾伯特當上了國王,即喬治六世,1936年,愛德華八世愛上了一位離過兩次婚的美國女子辛普森夫人,並執意要娶她。而這對一位國王來說,是不能被允許的。愛德華八世選擇退位,就是後來的溫莎公爵。而他的弟弟約克公爵繼承王位,稱喬治六世,伊麗莎白因此成為王後。從那時起,伊麗莎白正式告別了無憂的主婦生涯,開始操心一個國家的命運。喬治六世有嚴重的口吃,發表講話非常吃力,連幾句很簡單的話都結結巴巴地講不出來。伊麗莎白王後找了一位語音訓練師,訓練國王說話。到後來,喬治六世不僅敢在公眾場合講話了,而且能比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伊麗莎白王後的鼓勵對喬治六世履行國王職責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挽救了英國王室。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伊麗莎白的從容優雅,更是讓亂世中的英國人民深深感動。二戰時,德軍到處狂轟濫炸,英倫三島包括國王所在的白金漢宮也沒能幸免。出於安全考慮,英國高官們考慮把王室家屬轉移出英國,伊麗莎白王後卻堅定地說:“國王不離開英國,我就不離開英國。國王是永遠不會離開英國的。”她一直和國王一起留在白金漢宮。當德國飛機把倫敦炸成了一片廢墟時,她身著漂亮的服裝,披著雅致的藍色狐皮披肩在冒著黑煙的廢墟上奔走,激勵臣民鼓起勇氣、抗戰到底。這個女人在廢墟上的笑容,神奇地驅散了她的子民們心裏的陰霾,英國人民像是有了主心骨。戰火紛飛中,他們沒有退縮,因為他們知道,國王、王後和他們同在。就連希特勒也不得不承認,英國王後是整個歐洲最危險的女人。
1952年,英王喬治六世逝世,他年僅25歲的女兒伊麗莎白即位。從此,51歲的伊麗莎白王後被稱為伊麗莎白王太後。她仍頻頻出現在公眾麵前,保持著端莊得體、謹慎自重的形象。《泰晤士報》說:“她在不平凡的生活中,發揚了平凡生活的美德。”與略顯威嚴的伊麗莎白二世相比,伊麗莎白王太後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更和藹可親。
她很熱愛生活,也很愛穿衣打扮,光在英國她的私人店鋪就有很多家,仆人加起來數不勝數,她85歲生日時大宴了一場,99歲那年又在飛機上度過了自己的生日,有人問她為什麼長壽,她說:“熱愛生活就是我長壽的秘訣啊!”
進入老年之後的伊麗莎白王太後很少出現在公眾麵前。2000年6月21日,她參加了英女王夫婦在溫莎堡為她的100歲壽辰舉行的招待會與舞會。100歲的她穿著一套粉紅色套裙、掛著三串珍珠項鏈、別著藍寶碎鑽胸針,微笑著向眾人揮手,風采依舊。她依然優雅地喝著她鍾愛的杜鬆子酒,跳著她熟悉的慢步舞。7月19日,英王室特地為她的生日舉行了約有1萬名嘉賓出席的大型慶祝活動。在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陪同和近衛軍騎兵旅的護衛下,她檢閱了大約7000人組成的儀仗隊和民間遊行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