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讓錢為自己工作(1 / 2)

第八章 讓錢為自己工作

哈維?艾克在其著作中曾經提出了這樣一個財富管理原則:“富人讓錢努力為自己工作,窮人努力為錢工作”,並進行了一係列的富有說服力的論述。

書中還說:“如果像多數人那樣,你在‘為了掙錢而努力工作’的思維程式中成長。但你要知道,讓掙到的錢‘努力為你工作’,是同樣重要的。”為了證明這個問題,作者隨後又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毫無疑問,努力工作是重要的,但僅憑努力工作永遠不會讓你富有。我們怎麼知道的?看看現實世界,有上億人辛勤努力地整日整夜埋頭工作,他們都富有了嗎?沒有!他們大部分都富有了嗎?沒有!他們很多人都富有了嗎?沒有!他們多數都一文不名,或是幾乎如此。另一方麵,你看見誰在世界上的鄉間俱樂部閑逛?誰將大把的下午時間用來打高爾夫、台球或是揚帆出海?誰把日子花在購物和周末假日上?富人,隻有他們!所以讓我們直說:努力工作而實現富裕的觀念是假的!”

那麼,富人為什麼懂得讓錢努力為自己工作呢?因為“富人有著長期思維。他們在今天的享樂花銷與明天的自由投資之間做出平衡。窮人隻有短期思維,他們隻看著目前滿足與否來過日子。窮人說:‘我今天幾乎生存不下去,怎麼可能為明天考慮?’問題在於,很快,明天會成為今天;如果你沒有管理好今天的問題,你明天還會說出同樣的話語。”由此,作者推論出這樣一句話:“窮人選擇現在,富人選擇平衡。”從這個意義上說,這與金融理財規劃的理念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富人之所以成為富人,之所以達到了財務自由,就是在平時就善於做到平衡,並最終實現了一生的財務平衡和財務自由,也就是說富人可能一生都在努力讓錢為自己工作,而不是簡單地在為金錢工作。

每個男人,都夢想著事業的巨大成功,希望可以掙到更多的錢,來改善家庭境況,讓家人過得更好,但是大部分人隻能靠一份並不優厚的工資維持生計。如果隻靠工資那一點錢,即使非常節約,把大部分的錢都存起來,幾年以後,存折上的錢也不過增加寥寥。想要成為富翁,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必須改變這種情況,要像富人那樣,讓錢為自己工作。一個男人,不管學曆高低,隻要能夠駕馭金錢,讓它為自己工作,就能夠成為一個富人。

那麼怎樣才能讓錢為自己工作呢?進入投資領域。自己辦企業是讓別人為自己而工作。對雇員而言,也許因為工作做得出色而取得較高的收入,但他不可能發達,因為老板的工作不是使雇員們寬裕,隻是確保他們得到工資罷了。一個人必須學會做老板並同時擁有投資知識。

在美國,狹義的投資就是指“把自己的資金拿去購買金融產品,使資金有效地保值和增值”。顯然,“投資”就是“用錢掙錢”。因為每個人的錢都來之不易,每一分錢都凝聚著心血和汗水,所以,人人都要考慮用最巧妙最保險的方式去投資增值,“用錢掙錢”。

投資是一種讓錢增值的方式,把錢投入到自己認為有可能獲得利潤的領域,然後耐心等待。在某一天,也許我們所購買的東西會數倍地增值,這時候投資人就會獲得豐厚的回報,當然也有可能出現相反的情況:所投資的領域無利潤可賺或是所買物品價格下跌。

但是,如果我們不懂得投資,讓錢為我們工作,就永遠也不可能賺到大錢。在東方,人們不注重投資,每天大多隻是為了生存而奔波、勞累。但在西方,人們普遍更重視投資。鮑勃一生的經曆可謂家庭投資與理財的典範。

鮑勃是一家公司的普通職工,雖然因為小時候家裏窮沒有上過學,但這並不妨礙他在投資上的天賦。他從26歲時開始將每月薪水中的20%投資於共同基金。這類基金雖然風險大一些,但年收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