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生意一起做,有錢大家賺
人們常說:“生意一起做,有錢大家賺。”在做生意的過程中,合夥經營才是成功之道。李嘉誠說:“人要去求生意,生意就難做,生意跑來找你,你就容易做。那如何才能讓生意來找你?那就要靠朋友。如何結交朋友?那就要善待他人,充分考慮到對方的利益。”李嘉誠深深地懂得,隻有讓他人得到相應的利益,他人才會為自己帶來財富。他說:“如果一單生意隻有自己賺,而對方一點不賺,這樣的生意絕對不能幹。”他說:“重要的是首先得顧及對方的利益,不可為自己斤斤計較。對方無利,自己就無利。要舍得讓利,使對方得利。這樣,最終會為自己帶來較大的利益。”
小肥羊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張鋼從1999年開第一家店,到上市用了不到9年的時間。是什麼讓年輕的“小肥羊”取得了如此的成就,用張剛的話來說就是“充分信任合作者、樂於利益分享”。
在創辦小肥羊之前,還在上技校的張鋼就和朋友們一起擺地攤,做小買賣。後來畢業後還倒賣過服裝和手機。在那個年輕人還靠鐵飯碗吃飯的年代,張鋼已在商海中遊弋,而且樂此不疲。
正是這些經曆使張鋼練就了商業的好眼光。後來在小肥羊發展初期選店址時,他到任何城市轉一圈,就能知道小肥羊在這個城市中的定位、選址,立即就能拿出基本正確的方案。同時,在社會中摸爬滾打的張剛也明白了人才的重要,明白了合作的重要。
盧文兵就是張剛引進的重要人才,現在已經是“小肥羊”總裁。兩人第一次見麵還是在2002年的時候,那時候盧文兵還在蒙牛任職。這一天,盧文兵被蒙牛副總孫先紅一起拉去小肥羊“看看”。
在當時小肥羊租的一間小寫字樓裏,兩位客人和張鋼在他不大的辦公室暢談近了兩個小時。期間,張鋼對盧文兵的問題回答得很坦率,而且對兩位客人的見解很感興趣。
僅僅是這第一次見麵後,張鋼就給了孫先紅和盧文兵兩人5%的股份。
“嗯,隻見了一麵,就入股。”多年之後,盧文兵再回憶起當時的情況,仍然對張鋼對他這樣的信任和辦事速度感到驚訝。
這一年入完股之後,從2002年到盧文兵2004年加入小肥羊之前,張鋼與盧文兵的接觸,仍然僅限於每年一次的董事會。
直到2004年張鋼向盧文兵下了“最後通牒”,盧文兵認為這個人是值得合作的人,這個公司“是有機會的”。於是這年秋天,國慶節剛過,盧文兵就正式走進了包頭的小肥羊大廈,擔任常務副總裁一職。
常務副總裁掌管公司上上下下大大小小各種事務,僅僅憑借之前為數不多的幾次見麵,張鋼為何就敢讓他承擔如此重任?
張鋼采取的是一種放任的態度,包括他之後與別人的合作過程中。他的合作者們分析說,他這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信任別人。他不首先把一個人設計成壞人,任何人做他的部下,他都先把你看成一個好人去看待——信任而不是去防範。當然用過的人也有不好的,也有失誤,但是如果絕大部分是好的,那麼他就成功了。
盧文兵上任之後,張鋼就放手讓他去幹。即使盧文兵不久就換掉了90%以上的部門負責人,也沒有引起張鋼的猜疑和審慎。
盧文兵自己深感這種信任,其他的公司高層和同事,也能感到張鋼的這種“放任”管理和對大夥的信任。連在包頭的員工都說,一年到頭也看不到幾次大老板,有時候開會,他也僅僅就是坐一坐,聽個開頭就走了。
張鋼不同於一般私營老板的地方,更體現在他願意吸收別人來入股,而不是對別人有所防備。
創始之初,張鋼和另外一個創始人陳洪凱兩個人擁有100%的股份,但是隨著公司的發展,更多的股東進入,使得兩個人的股份降到40%,到最後上市,兩人僅剩餘2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