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吃“小虧”占大便宜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可避免要和他人接觸。而與他人接觸的時候,經常會因為利益的問題產生摩擦。這時候,必然需要有人吃點虧,因為絕對的公平是不存在的。生活中樂於吃虧的人卻不多,很多人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總是過於認真,什麼都斤斤計較,老是爭取種種的“好處”,久而久之難免引起他人的反感。而他們所爭取到的東西未必能帶給人很多的好處,反而弄得自己心神疲憊,並失去了良好的人際關係,得不償失。因此,如果對那些細小的不影響自己前程的事多一些謙讓,這種豁達的態度無疑會贏得人們的好感。
吃點小虧,讓別人占點“小便宜”,也會加深我們和他人間的感情。將欲取之,必先予之,這也是一種高明的處世方法。一輩子不吃虧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於我們如何看待“吃虧”。
人際交往中,不可能達到絕對的公平,總是要有人承受不公平,去吃虧。以大度的姿態去看待所謂的“吃小虧”,甚而主動去吃點虧,會讓你更容易被別人接受。而且肯吃小虧的人,往往能夠占到大便宜。
小芳從技校畢業後,被分配到一個國營單位工作。小芳所在的部門中大多數都是中年婦女,在一次聚餐時,這些媽媽級的同事把自己的小孩子帶來玩。一般沒有結婚的女子頂多出於禮貌過去逗孩子幾分鍾,吃飯的時候都躲得遠遠的,生怕孩子的油嘴、油手弄髒了自己的衣服。但是小芳卻不然,她看起來是真心實意地喜歡那些孩子,她坐在小孩子旁邊,喂他們吃飯,給他們擦鼻涕……哪怕是自己吃不好飯,而且幹淨的衣服被弄得髒兮兮的。席終,她成了孩子們最喜歡的阿姨,媽媽們也同她結成了好友。
小芳是分到單位去的同學中升職最快的。當初有一個名額分到公關部,大家怎麼也想不到會是外貌、學曆都一般的小芳。她似乎沒有使用什麼特別的手段,隻是一味真誠地待人,哪怕自己吃點“虧”。
一次,大家起哄讓主管請大家吃火鍋。主管平時比較節儉,但那次因為得了獎,拿了一筆不薄的獎金。去的時候,小芳讓大家先行,說有點事要辦,但特別叮囑大家要去包房,要等她到了才點菜。大家坐了好一會兒,小芳才到,拿了一大包超市裏買來的東西,神神秘秘的。等服務員一出包房門,小芳趕緊從塑料袋裏取出她從超市裏買來的蛋餃、魚圓、蟹肉棒、午餐肉、芋艿、年糕……這樣,每次請服務員出去加湯時,小芳就往湯裏倒一大堆東西,結果,大家隻花很便宜的價錢,就在那家有名的火鍋城大吃了一頓。當晚,最高興的當然是做東的主管。之後,主管更看重小芳了。
最後,小芳還是同學中最先買房、買車的人,大家不能不承認,她的“吃虧”給了她更多的機會。
吃虧有時也會給人帶來好處,“塞翁失馬”的事是常有的。尤其是一些成功的商人,他們更是善於此道。把“吃虧”當成了一種策略,反而給他們帶來了更大的“便宜”。
島村芳雄是商界著名的原價銷售術的首創者。因為家庭貧困,很小的時候他就背井離鄉,到東京一家包裝材料廠當了店員。雖然,沒有什麼高學曆,但是他擁有很敏銳的眼光和敢於決斷的魄力。在當店員的工作中,他發現麻繩成為許多工廠的需要,於是他就辭職做起了麻繩生意。
由於工廠需要的麻繩一般都是批量較大的,所以價格是個大問題。如果想要在原價的基礎上再加價銷售,很多廠家都不會接受,島村明白必須以價格低廉取勝。於是,島村的原價銷售術就這樣誕生了:他以5角錢的價格到麻繩廠大量購進45厘米長的麻繩,然後按原價轉賣結東京一帶的工廠。在這個過程中,島村一分錢不賺,等於白幹。這樣完全無利的生意做了一年後,遠近工廠都知道了有個叫島村的人賣的麻繩確實便宜,大家紛紛向島村訂貨,島村每日的交貨量達到1000萬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