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樂善好施,心係蒼生——李嘉誠企業形象管理 4.形象親和,提升人氣(1 / 2)

第十章 樂善好施,心係蒼生——李嘉誠企業形象管理 4.形象親和,提升人氣

我個人對生活一無所求,吃住都十分簡單,上天給我的恩賜,我並沒多要財產的奢求。如果此生能做多點對人類、民族、國家長治久安有益的事,我是樂此不疲的。

——李嘉誠

眾所周知,屈臣氏是一家百年老字號,其知名度和美譽度非常了得。屈臣氏早在19世紀初就為窮人免費送藥及賑災義診,使得這個品牌不脛而走。當它被李嘉誠融入李氏王國的版圖後,在他精心培育下,屈臣氏成長為一朵美麗的鮮花。接著,李嘉誠將初次收獲的花種撒遍世界各地,結果每一顆種子都開花結果了。

大約在1828年,有一位叫A.S.Watson的英國人在廣州開了一家西藥房,取名為廣東大藥房。這個英國人十分關心民間疾苦,經常為普通百姓贈醫施藥。1830年,廣東大藥房開始兼營汽水生意,成為中國第一位汽水製造商。1841年,廣東大藥房搬遷到香港地區。1871年,它在香港地區重新注冊的時候,改名為Watson&Co.A.S這個名字,按照廣東方言譯為“屈臣氏大藥房”,這就是“屈臣氏”這個名稱的由來。

屈臣氏大藥房審時度勢,迅速走上了多元化發展的道路,開始生產汽水和藥品,同時大力拓展零售超市業務。不過,無論屈臣氏怎樣發展,這個以藥店經營起家的公司迄今為止仍然保留著零售藥品這一鮮明的特色。1883年,屈臣氏公司在菲律賓的馬尼拉建立了藥房及汽水工廠。1886年,不斷擴大的屈臣氏公司進行改革,重組為公眾性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年,屈臣氏公司在上海設立分公司,此後又相繼在漢口、天津、福州、廈門等城市設立分公司或者代理處。屈臣氏所開設的大藥店,除了經營西藥外,還經銷各式中成藥及中西醫結合的藥品。屈臣氏公司一向關注教育及公益事業,還曾經專門設立了教育獎學金,孫中山先生就曾在1887年以優異的成績獲得此筆獎學金。

至20世紀之初,屈臣氏公司下屬的大藥店已經發展為遠東最大的藥房,其中上海分公司的銷售額最高。除了銷售藥品之外,屈臣氏公司還經銷和代理歐美的化學品,還設置了照相部,專門經銷各種照相器材及照相藥水、用具。在19世紀末期,來自西方的“荷蘭水”已進入上海市場,成為人們喜愛和追捧的飲品。不久,屈臣氏公司在上海開辦了“屈臣氏汽水廠”,自產自銷汽水等飲料,深受上海民眾歡迎,人們都說味道口感一點都不比進口的“荷蘭水”差。也正是從那時起,上海人逐漸將“荷蘭水”改稱為“汽水”。1903年,屈臣氏開始生產蒸餾水,並將其打造成著名品牌,到現在已經有一百多年生產優質蒸餾水的經驗。屈臣氏還曾代理各種進口酒類及飲料,其中還包括鼎鼎大名的“可口可樂”。

新中國建立之後,屈臣氏公司退出大陸,駐守在香港地區,其發展步伐也較之以前緩慢下來。20世紀70年代,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與屈臣氏公司業務往來密切,李嘉誠十分看重屈臣氏的百年老字號對自己企業形象的提升和潛在價值,開始萌生了收購屈臣氏的想法。一個是香港大名鼎鼎的地產大亨,無人不曉的商業奇才,一個是德高望重的老店鋪,因此屈臣氏公司十分樂意借助李嘉誠的智慧和能力重振屈臣氏這一傳統品牌。於是,雙方愉快地達成了收購協議。

1981年,李嘉誠通過旗下的和記黃埔集團全麵收購了屈臣氏公司,屈臣氏公司正式成為李嘉誠名下的全資附屬公司。而李嘉誠也確實讓屈臣氏重新煥發了青春活力,不僅使屈臣氏快速成長為擁有屈臣氏個人護理店鋪、百佳超級市場、豐澤電器、TASTE新一代美食廣場、GOURMET時尚美食購物廣場、GREAT美食購物廣場、蒸餾水、飲料等的大型集團,甚至還涉足製造業及衛星資訊服務等新興行業。

在屈臣氏集團的業務範圍中,最為李嘉誠所注重並大力發展的還要屬屈臣氏的老本行——零售及製造。李嘉誠曾解釋說:“和黃是一家綜合性企業,1989年確定地產、港口、電訊、零售、能源為五大主營業務後,其投資分布介於傳統與高科技之間。零售及製造業剛好是傳統業務的一項,投資風險較低,有助於平衡投資高科技業務的風險。”作為和記黃埔集團的一個分支,屈臣氏集團深刻貫徹了李嘉誠的經營理念,以重視品質為先,致力於為海內外各地區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並不斷自主開發新品種,更多更好地增加產品種類,滿足顧客隨著時代發展而不斷增長的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