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屈臣氏集團重新回到上海發展,並和當地聯合成立了一家食品公司。1993年,和黃集團在北京投資興建北京屈臣氏蒸餾水有限公司,從事飲用水生產、銷售及代理國際品牌包裝飲料銷售。1996年,屈臣氏集團與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商業總公司共同投資創辦了廣州屈臣氏食品飲料有限公司,采用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先進的設備和先進的檢測儀器,開發設計了一係列自有品牌產品,如屈臣氏、新奇士、果汁先生、碧泉等,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和記黃埔與屈臣氏這兩個本來不相關的事物,在李嘉誠的精心策劃下,二者的人氣互相輝映,均獲得提升。
一、老店的光榮傳統,新店的耳目一新,帶給顧客的是一種歸屬感。老店的曆史和新店的業績,會在第一時間帶給顧客一種信任感和親切感,使顧客一想到屈臣氏就會在腦海裏浮現出“百年老店”、“可信賴”這些字眼,使顧客鎖定並購買它的產品。
二、從最早的“三坊七巷”傳說到歐陽賓創立屈臣氏,一個“長工”變為企業家的故事,與李嘉誠勵精圖治馳騁商場的傳奇人生異曲同工,這成為屈臣氏品牌創新的深刻內涵。而執掌和記黃埔及屈臣氏的是李嘉誠的長子李澤钜,這就形成了三代商人的使命延伸,同時它所彰顯的是本土企業商業化的百年曆程。
三、藥品,是治病救人的。美容護膚品,安全同樣是排在第一位的。在藥店裏出售個人護理用品,顧客的第一個聯想就是安全、無毒和無副作用,第二個聯想就是能夠給他們提供物超所值的產品與服務。
接觸品牌——調度聯想——決定購買,屈臣氏以深厚的文化底蘊承載了商業文明中最為寶貴的誠信。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
在引起顧客的品牌聯想之後,怎樣再一次“落地”精耕細作便成為關鍵。於是,屈臣氏走上了一條更為細致、更為艱苦的營銷之路。
首先,屈臣氏打造了一支強大的健康顧問隊伍,包括全職藥劑師和“健康活力大使”。這些顧問均受過良好的專業的培訓,其“健康活力大使”常年為顧客免費提供健康生活谘詢服務。另外,在店內陳列《護膚易》等各種個人護理資料,建立“健康知己”資料展架,提供各種營養保健服務和疾病防治方法,供顧客免費索取,種種令人感到舒心的經營策略,使顧客覺得,屈臣氏關心的不僅僅是商品銷售,更注重對顧客體貼細致的關懷。這充分展現了其“個人護理”用品商店的特色服務。
其次,屈臣氏堅持以產品組合為顧客提供全麵解決方案。屈臣氏個人護理用品店經營的商品可謂琳琅滿目、包羅萬象。這些商品來自20多個國家,有化妝品、藥物、個人護理用品、時尚飾物、糖果、心意卡及禮品等多達25000種。這樣一種產品係列組合的價值,就是在差異化的品牌延伸中,通過多樣的產品給顧客帶來全方位的生活享受。
再次,鼓勵顧客成功,倡導“心靈牧場”。在進行產品組合時,屈臣氏強調針對顧客需求進行價格組合,將廉價與高品質同時奉獻給顧客,以不斷的產品更新及不定期的促銷活動,吸引眼球的宣傳活動,來鼓勵顧客持續購買。與此同時,屈臣氏與顧客同唱一首歌,尋找心靈上的共鳴。如在2006年世界杯期間,屈臣氏打出“讓美麗在世界杯期間更加綻放”的旗幟,“收留”那些被球迷冷落了的女人,鼓勵她們享受更多的自由空間,不辜負美好的購物時光。
最後,屈臣氏還深諳“公關營銷”之道。一係列的愛心活動,充分體現了屈臣氏的社會責任感,引起巨大的社會反響,同時商店的營業額獲得了長足的增長,更重要的是為企業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19世紀初的義診及送藥的行為曾為屈臣氏贏得良好的社會形象,這種形象使屈臣氏的良好口碑代代相傳,這樣的營銷經營之策略沒有理由不成功。
強大的和黃作為後盾,溫和親切的形象作為先鋒,屈臣氏被收購後,不斷攀升的業績證明這是一樁合算的買賣,它為和黃的企業形象錦上添花。我們說,不能調度消費者聯想的品牌,名不正,言不順,行不遠。而在品牌聯想(虛)中,最重要的還是要實現銷售(實)。像屈臣氏這樣,我全心全意為你服務,你熱情不減地和我打交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共同提高。如此經營,才是天塹變通途的管理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