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導向係統的主要特點是:內部職業機會——主要從組織外部招聘,內部很少有職業發展通道,培訓——內部沒有正規的培訓製度,內部極少發生社會化現象;績效評估——評估方法以結果為導向,通過量化的指標衡量績效,利潤分享——較多采用利潤分享計劃;就業保障——提供的就業保障較低,參與機製——員工的發言權很小,工作規程——對工作定義不明確。
混合係統的主要特點是:企業的某一個或幾個人力資源管理實踐具有內部係統特征,而另幾個或一個人力資源管理實踐又具有市場導向係統的特征,從而形成各種組合。
這三種人乃資源管理體係各有利弊,企業應該根據本企業的具體情況,構建適合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係統,以便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人力資源支持。在任何時候,人的因素都是第一位的。
經營者在建立人力資源管理體係的同時,還要加強對企業產品的質量管理,建立嚴密的質量管理體係。
所謂“競爭要取勝,質量要過硬”,在任何時候,隻有優質的產品才有資格、有底氣去參與市場競爭。產品質量與產品競爭能力呈正比,消費者購買商品,首先考慮的是該商品的使用價值和適用功能。一個質量不好的產品是很難入消費者的法眼的,在市場上是難有競爭力的。相反,質量優良,款式新穎,價格相對低廉的產品則深受消費者的信賴。一個企業要想獲得持續發展,必須要高度重視產品的質量,建立嚴格的質量管理體係。
企業建立質量管理體係,可以根鋸自己的實際情況,參照同行那些成功企業的質量管理體係,加以改進,變成自己的質量管理體係。目前世界上成功的大企業采用比較多的質量管理體係就是通過6Σ方法來管理產品的質量。
希臘字母Σ是統計學裏的一個單位,表示與平均值的標準偏差。6Σ質量水平表示在生產或服務過程中每百萬次機會中僅有三四次會出現缺陷,即達到99.9997%的合格率。實行6Σ質量計劃則要求管理層全麵介入,並由經過特殊培訓的內部6Σ質量計劃的專職人員以及項目負責人組織實施,以減少偏差,實現提高過程能力的短期目標和達到6Σ的世界一流水平的長期目標。
就市場上的產品質量而言,大多數公司隻能達到3Σ。一個企業的產品質量要提高到6Σ,需要花費很大的成本。但是,花費這些成本是值得的,它能大大提高客戶的滿意程度,維護本企業產品的信譽。因此,著名的GE公司毫不猶豫地實犴了6Σ計劃。為此,GE公司還設立了綠腰帶、黑腰帶、黑腰帶師三個“武士階層”來推行質量管理,不同“腰帶”代表著參加了不同6Σ統計學培訓的經理。隻有最優秀的人才能成為“黑腰帶師”,“黑腰帶師”在公司裏是最受重視。GE公司明文規定,所有要提拔的人才必頊經過綠腰帶或黑腰帶的培訓。
企此要實現可持續性發展,在不斷發展中做大做鐸,光有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體係和質量管理體係還不夠,還必須要有完善的財務管理體係。對於現代企業來說,理財的目標就是將企業價值最大化,即通過企業的合理經營采用最優的財務決策,在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的基礎上不斷增加企業財富,使企業總價值達到最大化企業要實現這一目標,除了努力開拓市場,使財源廣進外,還需要加強和完善財務管理體係,建立健全規範的財務管理製度。
一般而言,規範的財務管理製度至少要包括以下內容:建立報銷製度,規定報銷的項目和審批程序;建立財產管理製度,對日常用品規定領用登記辦法,建立現金和銀行存款的管理製度,規定現金和支票的領用和管理辦法;建立賬款管理製度;建立成本分析製度;建立工資製度、福利製度,設計出合理的工貨、福利製度等。
一旦企業有了完善的財務管理製度,並不折不扣地實行,就可以防止權力“尋租”,保證業務活動正常有故地進行,確保企業資產的安全和完整,防止營私舞弊,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合法。
此外,企業實施完善的財務管理,還能加強企業的收入管理、成本控製,以保證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能夠實現利潤最大化,這也是影響一個企業做大做強、做久的關鍵因素。
總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當一個企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企業經營者的思維千萬不要停留在企業資本的原始積累時期,應該著手建立和實施完善的企業管理體係,做到規範化經營和管理,使企業不至於因為規模的擴大而出現死角或失控現象。隻有這樣,經營者才能保證企業的各項工作高效地運行,推動企業走上可持維性發展的健康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