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千古一帝舍我其誰 二、且饒趙高一命(2 / 3)

蒙毅隻好照辦。這是秦始皇一生犯下的最大錯誤。

【經營哲學大講壇】

秦始皇對趙高了如指掌,他知道趙高這個人的為人。趙高勾結術士裝神弄鬼欺騙他,按照秦朝的法律,這是滅族的死罪。但是,由於他認為趙高是公子胡亥的老師,且精通獄法,辦事認真,於是過分自信能控製住趙高,就免去了趙高的死罪,將其繼續留在宮中,隨身侍本。殊不知,正是他的一念之差,為秦國留下了無窮禍患,以致大秦帝國的命運最終葬送在趙高這個小人手裏。

平心而論,秦始皇此舉破壞了秦國的法製,沒有做到在法律麵前人人一律平等,不能因為趙高是皇子的老師,就讓法律為他一個人讓步。退一萬步來說,即使秦始皇要對趙高網開一麵,饒他一命,也應將其趕出宮外,永不錄用,絕不能讓他繼續留在宮中。但秦始皇沒有這樣做,他憑著自己的雄才大略和過分自信,犯下了他一生中最嚴重的錯誤。

秦始皇的這一做法的確值得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深思並引以為誡的,一切破壞企業組織規則,不符合企業發展需要的人,都應該遭到裁汰,從企業裏清理出去。隻有這樣,企業才能夠保持旺盛的生機和活力,持續健康地發展。

裁員是每個企業在其成長和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事情,但很多經營管理者對此感到很難為情。實際上,一個企業在其發展過程中,根據企業發展的需要,適當地進行人員淘汰是正常的。如果一個企業走過了幾十年的曆程,卻沒有出現過一次裁員情況,那麼這樣的企業是很難有生機和活力的。比如,許多國有老企業因為長期不裁員,造成企業內部人浮於事,得過且過,結果枳重難返,故率低下,最後被市場無情淘汰,破產倒閉。

一般而言,企業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員工,要視市場對企北的要求而定,要視企業的文化而定。對於任何一個企業而言,留下最適合自己需要的員工,無疑是最明智的。有一些員工雖然很優秀,像趙高那樣精通刑獄,但由於不能融入本企業的文化,不能跟企業保持一致,對於這樣的員工,不管他們多了不起,經營管理者都應忍痛將其裁汰掉,有一些員工雖然是創業元老,但是由於他們居功自傲,處處阻撓企業的改革和創新,破壞企業和諧的人際關係,經過三番五次打招呼、勸說仍無濟於事,這樣的員工也一定要裁汰掉,有一些員工雖然學曆很高,也有一定的能力,但就是不願幹實際工作,不願去研究和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仗著自己有高學資就目空一切,這樣的員工同樣應該裁汰掉,至於那些能力低下,不思進取,靠著某種關係混進企業的員工,則更應該淘汰掉。

在現代社會,那些能夠持續發展,不斷做大做強的企業,往往就是善於裁汰人員,實現人員優化,永葆生機和活力的企業。

聯想集團公開宣布“聯想集團每年都會進行末位淘汰和人員優化,這是聯想集固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一項常規工作,公司進行的人員優化工作屬聯想集團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正常調整”。他們認為,對於企業來講,確實不是什麼都可以拿出來大說特說的事,因為新經濟不同於傳統經濟,它有很大的靈活性和潛力,也有自己的商業周期,新的周期來臨,企業勢必要做出自己的謫整。

擔任多家大公司人力資源法律顧問的左祥琦認為,裁員是一種必然行為,有時是由市場和企業的經營狀況決定的,是想裁也得裁,不想裁也得裁,這樣的裁員屬被動裁員;有時是企業為了人員優化而采取的主動行為,這樣的裁員屬於主動裁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