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蒙毅則麵露難色說:“北方邊境正在修築長城,所需人力甚多,況且南北兩方都要移民實邊,更需要大量的人員。但中原地區的老百姓一向安土重遷,所以築長城也好,移民實邊也好,目前全靠犯人充數。最近地方紛紛上報,說流放人口不足,必須分配老百姓服徭役來充數,假若再動用大量人力來興建宮殿和陵墓,天下初定,老百姓尚未安定,恐怕會引發民怨,望陛下三思。”
聽了蒙毅的話,秦始皇臉上隱隱有不悅之色。
程鄭趁機說:“草民本來沒有資格在朝議中說話,但承蒙陛下恩寵,特命草民列席會議,因此,不敢不說出肺腑之言。草民是一介商人,所以在商言商,興建這兩項大工程不但不會勞民傷財,而且還會創造出更多的就業機會。自從統一戰爭結朿,各國君主貴族逃亡的逃亡,俘虜的俘虜,昔日繁華景象不再,而眾多的能工巧匠不會耕種,紛紛失業,成為名邑大都的流民,嚴重地影響了社會的安定。所以,興建這兩項工程不但能使這些工藝巧匠有事可做,而且還在無形中減少了作奸犯科的可能性,並促進經濟的繁榮。”
“如此妙論,真是聞所未聞,眾位愛卿,看問題不能食古不化、膠柱鼓瑟,要善於從多角度看待。”始皇轉憂為喜。
盡管群臣之間還有爭論,修與不修都是個問題,唇槍舌劍,互不相讓,彼此還引經據典加以說明。最後,秦始皇一錘定音:興建阿房宮和驪山陵寢的工程按照田齊的設計立即動工。
兩處工程始終要保持70萬人,但途中脫逃和因營養不良、旅途勞累而病死的不可勝數,每10個人當中能真正送到施工現場充當勞役的不到6個。到了施工處,由於生活條件惡劣,營養差,工作繁重,再加上管理人員的虐待,一個月下來病死和累死的不計其數。但不管怎麼說,兩處工程隨時要保證有70萬人在施工。因此,地方上起先還是送重刑犯來充數,後來重刑犯不夠,就改用輕刑犯充數,最後連輕刑犯也不夠了,隻得征集未犯法的普通老百姓服徭役,這就造成了農村勞動力的嚴重缺失,社會生產受到嚴重影響。很多家庭破碎,陷於饑寒困境。
但李斯和趙高別出心裁,為了表示天下老百姓對始皇帝的愛戴和擁護,他們建議兩處工程的經費全從鹽稅中捐出,於是鹽稅增加,鹽商借此高抬鹽價,弄得很多窮人都吃不起鹽,大罵嬴政荒唐。
那些對秦始皇不滿的儒生和術士,則趁機大肆攻擊秦始皇,說他為了一己之私,弄得民不聊生,天下鼎沸,老百姓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國內輿論對秦始皇很不利。
【經營哲學大講壇】
秦始皇征服六國,統一天下,可以集中天下的人力和物力來辦一些大事,在政治、軍事、外交方麵有一番作為,使大秦帝國的國威遠播海內外。正因為如此,也進一步加劇了秦始皇的好大喜功。在李斯、趙高等人的慫恿下,秦始皇不顧修築長城、移民實邊等已使百姓不堪重負的事實,賞然征發70萬人修建阿房宮和驪山陵墓,使老百姓的處境雪上加霜,大批的青壯年被征發去服役,衣村勞動力缺乏,社會經濟凋敝,致使老耳姓怨聲載道,儒生和方士趁機抨擊時政,秦始皇陷入了國內輿論的漩渦。
做什麼事都要量力而行,一個國家上馬一係列的大工程,縱然像萬裏長城、大運河這樣利在千秋的工程,也要考慮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否則,老百姓有意見,國家就不得安寧。同樣,一個企業也是如此,再好的投資項目,如果超過了企業的承受能力,不僅無助於企業的長足發展,還有可能把企業拖累、拖死。
對於任何一個企業而言,生存都是第一位的,隻有解決了生存問題,不危及生存問題,才能談發展問題,發展必須以確保生存為前提,隻有建立在不危及生存基礎上的發展才談得上可持續性發展,才能在發展的過程中一步步把企業做大做強。
萬向集團是目前國內的知名企業之一。在其創業初期,魯冠球接管了寧圍公社農機修配廠,依靠作坊式主產拾遣補缺,生產犁刀、萬向節等五花八門的產品,此時的魯冠球項多隻能說有“幹一番事”的個人雄心壯誌,談不上所謂的“戰略設計”,其目標也隻不過是為了過上好日子。但正因為他務實,不好高騖遠,一個一個腳印地走,紮紮實實地做好眼前的事情,他的企業才以滾雪球的方式不斷發展壯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