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萬家樂空調的陳雪峰就是一個典型的個人英雄主義者,他想像張瑞敏、李東生、黃宏生一樣,成為中國家電行業中的頂級風雲人物。有這樣的理想、雄心壯誌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他獨斷專行,不納諫言,在公司戰略上以卵擊石,以微薄之力進軍大家電。在公司的內部管理上,陳雪峰妄自尊大,以為憑借自己的所謂政治關係就可以包打天下,根本聽不進企業內部那些資深員工的忠告,動輒對員工大發脾氣。在對公司骨幹層的管理上,陳雪峰僅憑自己的好惡隨意任免高級管理人員,萬家樂空調的品牌負責人換了一任又一任,結果都先後離職而去。該公司的企業文化體係鬆鬆垮垮,缺乏足夠的凝聚力,中下員工普遍缺乏歸屬感,導致公司上下人心渙散,人浮於事,在殘酷的市場競爭麵前,公司隻好關門了事,陳學峰落得個隻身潛逃的下場。
從陳雪峰這位經營管理者隕落的例案中,我們不難看出,一旦經營管理者滋生了“家天下”的思想,產生了濃厚的個人英雄主義情結,不僅不利於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而且還會嚴重地削弱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使企業喪失進取的活力,裹足不前,坐失發展的良機。
或許某婆經營者非常優秀,能夠從容應對企業的一切,但是如果他以個人英雄主義者自居,在企業裏大包大攬,不給他人以鍛煉與成長的機會,這對於企業的持續發展也是不利的。
郭敬業是江蘇省有名的民營企業家。20多年前,郭敬業辭職下海,經營繡花被套,很快積累了上千萬資產。於是,郭敬業迅速擴大經營規模,購買辦公樓,修建廠房,成立了擁有7家公司的錦繡集團公司。正因為郭敬業才智過人,能力極強,所以,他的表現欲望也非常強烈。他在錦繡集團公司獨攬大權,除了擔任集團公司董事長外,還兼任總經理和7家公司的經理。在錦繡集團,郭敬業把每項資金的使用標準、使用程序都規定得非常嚴格,5000元以下的資金支出,副總經理等高級管理人員可以安排,隻要超過5000元,必須要經過他親自審批……
那時,郭敬業一個人吃睡在公司裏,以公司為家。有一天早上,郭敬業忽然感覺爬不起來了,腰部一點力氣也沒有。直到工人上班後,才把他從床上抬下來,送進醫院,一向大權獨攬的郭敬業病倒了,他的繼任者從他手上接過擔子,領導企業繼續前進,可是,對於繼任者來說,很多環節都非常生疏,一切都得從頭開始,摸爬滾打,可以想象,這樣的企業要持續發展,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每一件事情都要我經手,我不經手就一定會出差錯。真是累死了!”這是許多企業主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是他們引以為自豪的一句話。但是,稍加分析就很容易從中體味到濃厚的個人英雄主義意味,這對一家務業的長期發展顯然是不利的。
創辦一家企業並推動企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當然離不開創業者過人的眼光及出色的個人能力。但是,試問即使創業者渾身是鐵,又能打幾顆釘?如果創業者什麼都事必躬親,又怎麼能使下屬盡早獨立?如果下屬無法獨立,企業就永遠缺乏獨當一麵的將才,一旦創業者年老卸任、或者因病早退,那麼誰來接替領導企業負重自強的重任,企業又如何實現持續發展,做大做強?
更可怕的是,一旦經營管理者養成了事必躬親的習慣,往往無法留住真正的人才。那些有創意、有膽識的人才絕不希望領導處處左右自己的意見或創意。如果他們的意見和創意長時間不被采納,他們很有可能萌生去意,另尋明主。一旦企業形成了人才流失的慣性,留不住人才,這樣的企業又怎麼可能持續發展、做大做強呢?
商場上沒有永遠的常勝將軍。對經營管理者而言,當你發現自己的公司營運已經迖到巔峰狀態時,此時最需要的不是自鳴得意,以英雄自居,而是深刻反省自己,反省自己是不是已經江郎才盡,是不是適合繼續待在這個位置上領導公司前進。如果認為自己無法把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或者說保持企業在同行中的優勢地位,那麼就應該讓賢,要麼請有能力的職業經理人,要麼讓賢退居二線,讓那些有潛力的年輕人上來拚殺,這樣才能突破瓶頸,為企業迎來又一個發展的高峰期。事實上,那些有遠見的經營管理者早已意識到了這一點,在自己功德圓滿時,毫不猶豫地激流勇退。
QQ的創始人、騰訊公司的締造者馬化騰,在創業7年後,開始退居幕後,任命公句原首席戰略投資官劉熾平為公司總裁,協助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負責公司的日常管理和運營。
創造中國教育產業奇跡的“留學教父”、新東方創始人兼校長,總裁、新東方學校的“精神領袖”俞敏洪,在40歲時激流勇退,僅從產權角度保留新東方董事長一職。
一個人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商海博弈中一路領先,但是一個團隊的潛力卻是無限的,隻要善於發揮團隊的力量,企業在同行中長期領先完全是可能的,世界上那些著名的百年老店、瓦年企業的成長和發展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一個企業要想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做大做強,必須要發揮企業團隊的智慧和力量,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形成開拓進取的合力,這禪才能無往而不勝。在任何時候,企業的決策者、管理者都不要以個人英雄自居,充當全能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