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使命:為公司賺錢(1 / 1)

我的使命:為公司賺錢

贏利是任何一家在市場中想生存發展的公司的根本目的。因此,作為員工,首先要考慮的就是你為公司賺了多少錢?你為公司賺的錢高過你的薪水嗎?千萬不要認為這是老板在剝削你,要知道,如果公司不賺錢,又怎麼養活公司的每個員工、怎麼去服務社會呢?每個員工必須具備這樣的一個簡單而重要的觀念就是竭盡全力地去為公司賺錢,把為公司賺錢作為自己的使命。

全力以赴的去為公司賺錢,這是每個員工的職責和使命。一旦一個員工在心裏有了這種使命感和責任感,並習慣於以這種理念行事,那麼他一定會成為公司最優秀的職員,必將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他自己也將幹出他的成績。

紐約一家金融公司的老總就告訴他所有的員工:在公司,所有的辦公用紙要用完兩麵才能扔掉。這樣一條規定在很多人眼裏看來幾乎不可思議,一定會以為這位老板肯定是一個像葛朗台一樣無比吝嗇的人,一張紙值幾個錢,還要在上麵做文章。但是,這位老總解釋道:“我要讓每一個員工都知道這樣做可以減少公司的支出,盡管一張紙沒有多少錢,但是卻可以讓每個員工養成節約成本的習慣,這樣就能增加公司的利潤。因此,這樣做是十分重要的。”

減少公司的開支就是在為公司賺錢。

無獨有偶,世界有名的豐田公司也有過類似的規定。有了這種規定,豐田公司的員工每個人都有節約的習慣,在辦公用品的使用上甚至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比如公司內部的便簽紙要反複使用四次。第一次使用鉛筆,第二次使用水筆,第三次和第四次在背麵分別使用鉛筆和水筆。這種讓人看起來想笑的節約習慣使得它在1973年的石油危機之後成為世界上最有競爭力的汽車製造商。

身為公司的一員,你應該把公司當作是自己的,哪怕是一張紙也要節省著用,不要認為隻有生產人員和營銷人員才能爭取客戶、增加產出為公司賺錢,其實你隻要節省了一張紙、一支筆,也意味著你為公司賺了錢。因為每個公司要產生利潤,就必須依仗開源和節流。不直接與客戶打交道的人最低限度也應成為節流高手。否則,浪費會使公司到手的利潤大打折扣。

如果你十分明確自己對公司盈虧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就會很自然地留意到身邊的各種機會,而且隻要積極行動就會有收獲。這種時時為公司節省一分錢、一張紙的行動就是忠誠。

思科公司是一家世界性的互聯網設備供應公司,對於這樣的一家跨國企業來說,每天的成本開支是可想而知的。可就是因為對公司的忠誠,思科的員工從公司規定到習慣,自願地為公司節約每一分錢。

思科公司的工程師經理早晨上班查看郵件時,發現係統自動生成的一封信,上麵寫道:您上個月電話費是××,您目前在公司的排名是××。公司的每一個員工在月初時都會收到這樣的郵件,提示自己應該節約電話費了。在這樣的郵件下麵通常有個鏈接,告訴你應該如何減少電話費。去國外時,應使用內部AVVID係統進行撥號;或者使用AT&T的CallingCard(因為是公司統一購買,價格很便宜);如果上網,請使用公司專門的800號。在思科公司21層辦公室的大門邊的灰色櫃子上擺著一個用竹子編成的小筐,上麵寫著回收電池,公司員工都會很自覺的把廢電池扔進去。為了節約紙張,公司規定打印紙要用雙麵打印。思科還有一些從成立初期就延續下來的文化,比如老板的辦公室也不過6平方米,與普通員工的一樣大小。如果出差,從上到下的標準都是經濟艙,如果要升艙,員工需自己掏錢。思科公司中國總部辦公樓在北京市東方廣場東一樓19~21層,以前在西一樓也有2層,為了節約開支,後來合並過來一起辦公,仍然共用3層辦公室。因為思科公司本身的無線局域網絡、IP電話係統等的應用,公司推行移動辦公計劃,60%的員工沒有固定位置。在東方廣場這樣的地段,少租兩層辦公樓節省的資金可不在少數。

正是這種隨時隨地節約的精神,思科公司在2001財年節省了17億美元,在2003財年節省了21億美元,2004財年約為22億美元。這是一筆多麼可觀的資金啊,化成公司的利潤也是龐大的一個數字。

如果你想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有所發展,成為老板器重的人物,幹出自己的成績,就必須牢記,為公司賺到錢才是最重要的。你應該以此為你所有工作的出發點並立即以此為目標動手改善你的工作,千萬不要以為隻要做一個聽老板話的職員就夠了,你應該想方設法為公司創造價值,因為,公司請你來就是希望你能夠為公司創造價值的。因此,無論你是開展工作,還是服務於老板,你都要把為公司賺錢作為你最重要的目標。

要想為公司賺錢,就從節約一張紙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