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成績:三分苦幹,七分巧幹
每家企業都有自己的企業文化,阿裏巴巴的企業文化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微軟的企業文化是團隊精神、IBM的企業文化則是不解雇政策。IBM的不解雇政策是公司創始人托馬斯·沃森提出來的,他認為,把不解雇政策作為企業的一種文化,這樣可以讓每個員工覺得安全可靠。
1993年1月19日,IBM宣布1992會計年度虧損49.7億美元,這是當時美國曆史上最大的公司年虧損額。正在IBM虧損慘重、即將分崩離析之時,郭士納就任IBM公司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為了扭虧為盈,郭士納上任後,他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裁員。他裁掉了35000名員工。關於這一次裁員,他在一份備忘錄中說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你們中有些人多年效忠公司,到頭來反被宣布為‘冗員’,報刊上也登載了一些業績評分的報道,當然會讓你們傷心憤怒。我深切地感到自己是在要大量裁員的痛苦之時上任的,我知道這對大家都是痛苦的,但大家都知道這也是必要的。”
裁員行動結束後,郭士納對留下來的雇員說:“有些人總是抱怨,自己為公司工作多年,薪水太少了,職位升遷太慢。你必須拿出點成績讓我看看,得給我創造出最大的效益。現在,你是否繼續留任,就看你的表現了。”
正是郭士納的這種整頓和改革,使得IBM重新走上了複興之路。
你要想在公司裁員中躲過災難,那麼你就得用成績來為自己建起一座城堡,要不然,公司下一個裁掉的人就會是你。
但是出色的成績需要你在工作的每一個階段都能找出更有效率、更經濟的方法。在工作的每一個層麵,你要想出成績,你得三分苦幹,七分巧幹。
在工作中,有的員工在完成一項工作之後會發現,自己原來走了許多的彎路,這正如一位哲人所說的,“等到你最後登上頂峰時,你將羞愧地發現:如果你具有找到正確道路的智慧,本有一條陽關大道可以直達頂巔。”所以,在工作中你要想有好成績,找不到解決問題對應的技巧和方法,你可能就會在通往成績的路上繞很多彎子,甚至迷路。
你想幹出好成績,需要付出與努力,但是你得在苦幹的基礎上巧幹才行。
一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一台機器的內部結構,但是任憑所有的研究員怎麼的想辦法,也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這台機器的內部結構非常複雜,其中有一個由100根彎曲管組成的密封結構,弄清每一根彎曲管的出口和入口,成為破解這台機器內部結構的關鍵,由於沒有圖紙,這把所有的研究員給難倒了。
正在這些研究員用盡所學也找不到辦法的時候,一位在研究所看門的老人卻輕輕鬆鬆地給解決了。這位老人找來幾支粉筆和香煙。讓一些人站到機器的另一邊,他點燃香煙,重重地吸上一口,然後對著一根管子吐煙,並在管子的這頭標上數字“1”,等另外一頭的人看到哪根管子有煙冒出,也迅速在那根管子上寫上數字“1”,接下來的管子依次類推,方法同上。按照老人的這種方法,100根管子的出口和入口很快就弄清楚了。
老人之所以能這麼輕易地解決問題,並不是因為他的專業知識有多深厚,相信在研究所的人沒有哪一個的專業知識不比老人強的,但老人就是因為借助“巧”,才解決了在所有的專業人士眼裏認為很難解決的問題。
愛迪生為了研究需要,成立了自己的實驗室,他聘請了一個名叫阿普頓的人做助手。阿普頓因為出身名門,又畢業於名牌大學,對從小以賣報為生、自學成才的愛迪生非常不屑。
但經過一件事之後,阿普頓對愛迪生恭恭敬敬,再也沒有不屑的神情。
那一次愛迪生因為實驗很忙,交給阿普頓一個梨形玻璃泡,對他說:“你把他的容積計算一下,我馬上要用這個數據。”
阿普頓認為這是再小不過的一件事,大學裏的專業知識對付這種小事情簡直輕而易舉。接過燈泡以後,阿普頓一會兒用標尺測量,一會兒又在紙上計算,努力地調動大學裏學到的一切相關知識,但是幾個小時過去了,他用了厚厚一疊稿紙,利用了各種運算公式,但還是沒有得到一個結果,這把他急得滿頭大汗。
就在這個時候,愛迪生發現了阿普頓幾個小時過去了怎麼還沒有把數據告訴自己。於是走到阿普頓跟前,將那隻容器接滿水,然後遞給阿普頓說:“把這些水倒入量杯,你就得到答案了。”
工作中,苦幹是幹出成績的前提,但是決定成績的有時候往往不是你有沒有苦幹,而是你會不會巧幹,不管是量100跟管子的出口和入口,還是愛迪生量梨形玻璃泡的容積,都是因為巧幹的緣故,所以他們才取得了好成績。在工作中,如果毫無目的、方法地蠻幹,結果常常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隻有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讓行動的過程變得靈巧起來,你才有可能得到想要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