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改變劣勢就是優勢:不斷武裝自己,不斷優化自己 4.擴大自己的優勢:不斷超越自己(3 / 3)

他無視自己赤貧的經濟狀況,想方設法來到愛丁堡上大學。剛到愛丁堡時約翰?萊頓經常光顧一家不起眼的小書店,書店的老板就是後來成為著名出版商的阿奇博爾德?康斯太伯。他常常腳踩在梯子上看書,忘了爬下來,這麼一看就是半天,完全忘了回宿舍吃晚飯。他的晚餐隻有白麵包和水,對書籍和教學講義的追求成了他全部願望所在。

約翰?萊頓還不到19歲時,他對希臘語和拉丁語言的熟練運用程度以及他掌握的大量通用知識已使愛丁堡的所有教職員工大為驚歎。這時,約翰?萊頓又將視線轉向了印度。他去應聘印度政府公務員的職務,但是沒有成功。他又聽說可以報考印度的外科醫生助理,但是他從未當過醫生,對這個行業並不了解。約翰?萊頓得到消息必須在6個月的時間學完別人3年才能學完的課程。6個月結束時,約翰?萊頓以優異的成績拿到了學位證書。約翰?萊頓去了印度。臨行前,約翰?萊頓發表了他的詩集《童年紀事》。約翰?萊頓對知識的渴求伴隨著他的成長,他通過不斷學習,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超越。  德赫斯說過:“未來唯一持久的競爭優勢,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競爭對手學得更快。”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己管理自己一一這是麵對信息化社會的新形勢做出的適應性調整。未來的文盲將不是那些不會閱讀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

成功與學習的關係,在現代社會的競爭中是顯而易見的,試想:一個缺乏知識的人,怎麼能夠成為強者,怎麼能夠與人較量?當我們看一看周圍的人,那些缺乏知識的人,大多都是失敗人生的主角,他們常常發出感歎:“唉,我沒上過什麼學,隻能幹些粗活。”的確,學習是成功的資本,這是因為無學將無以致用。所以你必須要做一個堅持學習的人。

在創業過程中,是否肯於學習是大不一樣的。有些人自恃先天條件好而不肯學習或很少學習,隨著鬥轉星移的時間變換,那點先天的優越性很快就會消失。結果隻能是越來越不如別人。隻有堅持學習,才能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使自己擁有越來越多的優勢。

明智的預見能擴大你的優勢

世界上最有價值、最有用處的人,就是那些“能夠遠遠望見世界文化的將來,瞻望到未來人類必從今日所有的種種窄狹束縛的桎梏、迷信中解放出來,能夠預見到事業之當然,同時也有能力去實現它們的人。”  美國有一家縫紉機廠,開始的時候縫紉機的銷售量還是可觀的,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硝煙四處彌漫之時,縫紉機的銷售量就每況愈下。

這家縫紉機廠的廠長韋恩?讓已經看到由於戰爭的影響,人們的思想也發生了改變,不用說縫紉機,其他任何一種行業都處於半停滯半癱瘓狀態。隻有軍火是個熱門。

他的兒子問父親:“咱們廠子的縫紉機還要繼續生產嗎?”

韋恩?讓回答:“可以停下來了,我們要改行!”

兒子問:“改什麼行?”

韋恩?讓說:“改成生產殘疾人用的輪椅。”

兒子大惑不解,不過還是遵照父親的意思辦了。沒過多久,經過設計和改造部分設備後,一台台殘疾人的小輪椅生產出來了。

當戰爭將要結束時,那些受傷的傷兵和傷殘的百姓,紛紛購買小輪椅,一時小輪椅成為奇缺之貨,可這種小輪椅隻有韋恩?讓工廠有大批現貨,這樣小輪椅不但在本國銷售很快,連外國也來購買了。

這就是韋恩?讓的超前思維,他從現實看到了未來。

當他的兒子欣喜地看到一筆筆可觀的收入進入囊中,不禁又問父親:“未來的30年和50年之後將有什麼變化呢,戰爭已經快結束了,小輪椅要是再大量生產,可能需量不多。”

韋恩?讓啟發兒子說:“戰爭結束了,那人們想的是什麼呢?”

兒子回答說:“想的是生活,美好的生活,人們厭倦了戰爭。”

韋恩?讓進一步說:“美好的生活靠什麼呢,要靠健康的身體,將來人們要把健康列為重要的追求目標,我們現在要做好生產健身器的準備。”

生產小輪椅的機械流水線改成生產健身器並不太難。一批批健身器生產出來了。但當時銷售的並不太好。年事已高的韋恩?讓已經去世了。但兒子堅信爸爸的超前思維,依然生產健身器,10多年之後,健身器漸漸開始走俏。當時,韋恩?讓健身器在美國隻此一家,別無分號,隨著人們的需求,韋恩?讓工廠生產的健身器品種也多了起來,韋恩?讓的兒子根據市場的需求,並大量生產。韋恩?讓家庭進入億萬富翁的行列。  很多成功者都具有預見未來的能力,所以能在謀劃事業中取得優勢。有預見能力的人能及早地分析事情發生的原因和發展的趨勢,從而做出正確的判斷,展示出高人一籌的智慧。  商朝殷紂王即位不久,就命工匠為他琢一把象牙筷子。紂王的庶兄、賢臣箕子感歎說:“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土瓦器,而要配犀角雕的碗、白玉琢的杯。有了玉杯,其中肯定不能盛野菜湯和粗糧做的飯,而要盛山珍海味才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願再穿粗葛短衣,也不願再住茅草陋室,而要穿錦繡的衣服,乘華貴的車子,住高樓廣室。這樣下去,我們國境內的物品將不能滿足他的欲望,還要去征集遠方各國珍貴之物。以象牙筷子為開端,我看到了以後發展的結果,禁不住為他擔心!”

果然紂王的貪欲越來越大,他抓了上千萬的勞工修建占地三裏的鹿台和以白玉為門的瓊室,搜羅珍寶、奇禽怪獸充塞其中。同時在鹿台旁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裸體男女在其中相逐戲,而紂王狂笑著觀看取樂。這時,不僅宮中人反對他,士兵倒戈反商,全國百姓也都紛紛造反。最後,紂王死在鹿台的熊熊烈火之中。箕子的預測完全準確。  古人將具有超前預見能力的能人稱為聖人,賢人。  何曾,字穎考,常常侍奉漢武帝吃酒宴。有一次,他回到家中對自己的孩子說:“大王創業治國,而我侍宴時,卻聽不到他們談論治理國家的遠大宏圖,隻見他們聊些家常小事,他們的後代有滅絕危險呢!我這一生還能平安度過,隻為你們兒孫輩擔憂呀。你們這輩猶能獲得壽終正寢……”又指著幾個孫子說:“到你們這輩必因戰亂遭難。”

後來何曾的孫子綏被東海王越殺害。另一個孫子嵩哭著說:“我的祖上明察三代,是大聖人啊!”  事情的發展往往都有著前因後果的聯係,善於預見的智者能以古知今,從今天知未來,把握事情發展的趨勢。有人求教於一位德高望重的佛學者,請他預測天運、國運、人運,那位佛學者微微一笑,說:“佛家講因果,你欲知未來當看現在,如果能把現在看得透透的,裏麵自然預示著未來,現在是因,未來是果,未來的一切變化趨勢,均能從現在找到兆頭。”

具有超前預見能力是智者的表現,他們能追溯曆史,透視現實,用立體思維目光和正確的邏輯推理,胸有成竹地遙視未來的遠方,麵對現實事物發展的規律,提前做出自己的高明決策,去迎接、適應和收獲判斷之中的未來。所以,要想塑造自己成功創業的優勢,就要不斷地培養、鍛煉自己的超前預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