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暢通求職渠道,廣開謀職門路 另類求職,找工作也可以不走尋常路(1 / 2)

第四章 暢通求職渠道,廣開謀職門路 另類求職,找工作也可以不走尋常路

有人才就會有需求。很多求職者在找工作的時候都非常迫切,總擔心找到工作。其實不然,無論什麼時候,總有一個職位或一份工作等著你去填補。如果你現在正在求職,但是還沒有找到適合的,先不要急,隻要你多動腦筋,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就能找到合適的工作。

1.獨辟蹊徑

在經濟大蕭條時期的美國,一個小夥子去求職,但他的條件比不了別人,被擋在門外。他想隻有親自見到老板,才會被賞識。於是他避開了求職的人群,來到老板的車前,脫下自己的衣衫來賣力地擦車。老板出來看到他在擦車很不解地問他為什麼,他說:“我要當你的夥計,我不怕賣力氣,也肯動腦筋。”老板拍著他的肩膀,收下了他。後來他憑著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躋身於美國的富翁行列。

這個故事告訴求職者,做事情要動腦子,講究創意,讓對方賞識才會成功。

2.精心設計

一位大學生走進一家報社問道:“你們需要一位好編輯嗎?”言下之意自己當然就是“好編輯”,語言很是自信。

“不。”拒絕是那麼幹脆。

“那麼,好記者呢?”語言還是那麼自信。

“不。”拒絕還是那麼幹脆利。

“那麼,印刷工如何?”依然是堅韌不拔。

“不”看來是沒戲了。

“可是,那麼你們一定需要這個東西。”這位大學生從公事包中拿來一塊精美的牌子,上麵寫著:“額滿,暫不雇用。”報社主任笑了,但也開始用一種新的眼光來審視麵前這位年輕人了。最後這位年輕人被錄用為報社銷售部經理。

求職者開動腦筋,多想些點子,設計一些細節讓考官感動,變被動為主動,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要設計合理、運用得當,像上麵的例子,幽默自然,合情合理,不會引起考官的難堪與反感。

3.逆向思維

張芳是某財經學院管理係的高才生,但是,因相貌欠佳,找工作時總過不了麵試關。

經曆了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張芳幾乎不相信所有的招聘廣告,她決定主動上門專挑大公司推銷自己。她走進一家化妝品公司,老總靜靜地聽她“賣嘴皮”,她從“永芳”、“紫羅蘭”等外國化妝品公司的成功之道說到國內“雅芳”、“霞飛”的推銷妙技,侃侃道來,順理成章,邏輯縝密。這位老總很興奮,親切地說:“小姐,恕我直言,化妝品廣告很大程度上是美人的廣告,外觀很重要。”張芳毫不自慚,她迎著老總的目光大膽進言:“美人可以說這張臉是用了你們的麵霜的結果,醜女則可以說這張臉是沒有用你們的麵霜所至,殊途同歸,你不認為後者更高明嗎?”老總寫了張紙條遞給她:“你去人事科報個到,先搞推銷,試用你3個月。”張芳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工作,滿腔熱情地投入工作中,一個月下來,業績顯著,她現在已是該公司的副總經理。

求職競爭中,貌美者可能容易得到職位,但是具有創造性,敢於用新的觀點、新的角度、新的方式研究和處理問題的求職者更具有競爭力

4.無薪求職

有一位年輕人學校畢業後來到美國西部,他想當一名新聞記者,但人生地不熟,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於是,他想起了大作家馬克·吐溫。年輕人寫了一封信給他,希望能得到他的幫助。

馬克·吐溫接到信後,給年輕人回了信,信上說:“如果你能按照我的辦法去做,你肯定能得到一席之地。”馬克·吐溫還問年輕人,他希望到哪家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