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順利度過試用期,與企業成功對接 謙虛謹慎,向有經驗的人學習
對於處在試用期的職場新人來說,他們的誌向都很遠大,恨不得馬上就能做出成績,博得領導的賞識。然而由於缺乏經驗,或者理論與實際脫節,所做的工作往往事與願違。這就要求職場新人能夠正確認識自己,虛心向有經驗的人請教和學習,不要以為自己的文憑比別人高就自以為是。
這一年,鄭明獲得了博士學位後,被分配到一家研究所工作,他成為了研究所中學曆最高的一個人。有一天,鄭明閑來無事,就到研究所旁的一個小池塘去釣魚,恰巧正副兩位所長也在釣魚。他隻是微微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不一會兒,正所長放下釣竿,伸伸懶腰,蹭蹭蹭從水麵上如飛地走到對麵上廁所。鄭明眼睛瞪得都快掉下來了,水上飛?不會吧?這可是一個池塘啊。正所長上完廁所回來的時候,同樣也是蹭蹭蹭地從水上漂回來了。怎麼回事?鄭明又不好去問,自己是博士生哪!
過一陣兒,副所長也站起來,走幾步,蹭蹭蹭地飄過水麵上廁所。這下子博士更是差點昏倒:不會吧,到了一個武林高手集中的地方?
過了一會兒,鄭明也內急了。這個池塘兩邊有圍牆,要到對麵廁所非得繞十分鍾的路,而回研究所上又太遠,怎麼辦?鄭明也不願意去問兩位所長,憋了半天後,也起身往水裏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過的水麵,我堂堂的博士過不去!
隻聽“撲通”一聲,鄭明一下子沉到了水裏。兩位所長慌忙把他拉上來,問他為什麼要下水。鄭明尷尬地問:“為什麼你們可以走過去呢?”
兩所長一愣,然後相視一笑:“你不知道,這個池塘裏有兩排木樁子,由於這兩天下雨漲水正好在水麵下。我們都知道這木樁的位置,所以能踩著樁子過去。你怎麼不問一聲呢?”
鄭明落水的原因,其實就因為他自恃高明,而不屑於向別人求教。
現實中,這類人很多,他們自己估價過高,瞧不起他人。其實,涉世之初,很多人都不太了解社會,不熟悉各行各業的特點,更不了解自己所在單位運行的詳細程序,所以,遇到問題不要不懂裝懂,擅自下結論,匆忙表態,應該多虛心求教於別人。
有這樣一個事例:
某單位新招來一批大學生,在新員工座談會上,領導希望新來的畢業生們,在見習期內能夠結合自己的工作,多提意見和建議。
其中有一位學管理專業的小孫,非常積極地響應了領導的號召,不到一個月時間,就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寫出一份洋洋萬言的建議書,從部門設置、工作流程、作息時間等很多方麵,找出不少“毛病”,提出了改進意見。之後,領導在大會上好好表揚了他,他也認為自己的科班出身,管理理論上比別人懂得多。在以後的工作中,他壯誌滿懷,鋒芒畢露,而周圍的同事卻對他敬而遠之,漸漸地失去了好人緣,至於他的建議中提到的問題並沒有什麼改變。為此,他很苦惱,見習一年轉正後,不久就辭職離開了單位。
還有一個事例:
碩士生小劉在一家電子公司招聘考試中力拔頭籌,他自以為渾身是智慧是財富,到公司第一天上班就指手畫腳,說三道四,大有公司要發展,舍我其誰的架勢。剛巧,他分配在產品設計處工作,對於電子工藝設計專業的小劉來說,簡直就是輕車熟道,他的畢業設計可是在全校拿了一等獎的。可他有一個致命傷,就是嘴尖毛長,喜歡說大話。在第一次的工作例會上,他就口若懸河地神侃一通,從產品設計的文化定位到細節處理,好像在做一次學術報告,全然不顧主任和全處的同行在場,主任幾次打斷他的發言,在場的老設計師們也都直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