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謀定好職位,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憑本事吃飯,靠能力獲得提升(1 / 2)

第八章 謀定好職位,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憑本事吃飯,靠能力獲得提升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學經濟學博士在學術界非常有名,曾經被很多個大公司爭相聘請,聘請他時每家公司給他開出很高的待遇。可奇怪的是,這個博士無論在哪家公司工作的時間都不長,他總是沒幹幾個月就被辭退了。

這個經濟學博士感到很苦惱,於是就找到他的老師問:“老師,為什麼我到哪家公司都幹不長呢?我可是一個對工作很認真的人啊。”

老師幫他分析了原因,終於發現了其症結所在:別人爭相聘請他是因為看中了他的學問。可真等到了工作中才發現,他的學問隻是書本上的,在實際工作中根本就沒有什麼用處。

眾所周知,學曆不等於能力。學曆充其量隻不過是說明一個人曾經受過的教育程度而已,並不能直接反映出一個人的真實能力。

剛剛從校園走出來的畢業生,由於缺乏相當的工作經驗,對其個人能力較難判斷,很大程度上隻能用學曆來證明自己的價值。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後,能力高低即能從工作中體現出來,而這直接決定著個入職位的高低。

能力有大小之分,在每一個公司中,每一個人都具備一定的能力,也會有一個職位,或者說一個崗位,這是非常明顯的現象。但是,如果你想謀職更好的職位,你就要擁有比別人更強的能力。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

有一天,小黃鸝鳥向鳥們建議:“我們應該推選一位勇敢的國王來領導大家,誰是鳥類中最偉大的,我們就選它出來當國王!”

鳥兒們都讚成這樣的提議。這時候,一心想做國王的孔雀先開口了:“各位,大家就選我做國王吧!我的羽毛是最美的!”

說著,孔雀就把它那美麗的尾巴炫耀地展示出來。

鸚鵡附和說:“有這麼漂亮的鳥做我們的國王,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我們就決定選孔雀為我們的國王!”

可是,麻雀卻搖著頭不讚成地說:“不錯,孔雀是最美麗的,但是,像我們這麼弱小的動物,被人侵襲時,它有什麼能力來保護我們呢?與其選一個美麗的國王,倒不是如選一個在危險的時候能夠挺身救我們的國王吧!”

眾鳥聽了麻雀的話,都點頭讚成。

最後,大家經過投票,選舉了強悍的老鷹為百鳥之王。

這個故事說明,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能力是製勝的關鍵。不管你身處任何領域,不管你謀就任何職業,如果你沒有能力,那麼就沒有了成功的可能。

能力是一個人的體能、技能和智能的高度統一,人們隻有依靠能力才能實現自身價值。而企業看重的也正是個人能力。

沈凡是一所普通大學的在校生,學的是計算機專業。大三那一年,他在父親朋友的幫助下進入了一個大城市的一家科研機構實習。剛去的時候他幹坐著,領導看他有點可憐,就扔給他一個東西,說:“3天內完成就行了,到時給你個實習鑒定。”

三天裏,他幾乎住在單位,最後——完成了它。

在當天上午,領導嚇了一跳,對他刮目相看了。又給了他幾個任務,並且規定很少的時間,而他居然都提前完成了。

實習結束了,領導沒多說什麼。但不久,機構領導到他的學校要人,點名要他。

在這之前,機構的上級部門很奇怪:我這有好幾個本科生以及研究生,你都不要,要一個普通的大專生,不是開玩笑吧。

“不是開玩笑,他有能力,能做成事。”那個領導說。

後來,有一次上級部門臨時借調他去幫忙,結果是:這個部門以前的報表都是最後交的,並且還讓返工,但這一次,這個部門的報表是第一個送上去的,成為少數幾個一次通過的部門之一。後來上麵點名要他,下麵不願意放,但硬是調走了。

當今社會,許多企業在招聘時都看重應聘人員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將能力和素質作為其判斷人才的標準。對職場新人而言,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創造力和智力,把自己塑造成“有能力的人”,應該是一種職業追求。

為什麼雄鷹可以捉雞捕兔,並且以首領的身份帶領眾鳥和天敵拚戰,而麻雀卻隻能聽命雄鷹的指揮去和蟻蟲廝殺。這一分工的差別,都是由各自的能力差別所致。推而廣之,如果你想擁有更好的職位,也是由你個人能力所決定的。

在美國白宮裏有一位負責勤雜工作的女士,她幽默風趣,為人豪爽,一直就夢想著能有時機靠近總統表達自己的心願。

有一天,總統正在尋找的愛犬,被這位女士逮個正著,她終有機會接近了總統。

“總統先生,我榮幸地為包括閣下在內的兩位總統默默地服務了多年,能否允許我向您提一個小小的請求?”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