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這些“臉語”是比較容易讀懂的:蹙眉皺額表示關懷、專注、不滿、憤怒或受到挫折等情緒;雙眉上揚、雙目張大,可能是表現驚奇、驚訝的神情;皺鼻,一般表示不高興、遇到麻煩、不滿等等。
愉快的表情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有被觀察的機會,它的特點是:嘴角拉向後方;麵頰往上提;眉毛平舒,眼睛變小。
不愉快的表情,它的特點是:嘴角下垂;麵頰往下拉,變得細長;眉毛深鎖,皺成“倒八”字。
自然可以具體化一些,比如:
眉——有心理學家研究,眉毛可有近20多種動態,分別表示不同感情。漢語中常用詞語有:“柳眉倒豎” (發怒),“橫眉冷對”(輕蔑、敵意),“擠眉弄眼” (戲謔),“低眉順眼”(順從)。宋代詞人周邦彥有一句詞:“一段傷春,都在眉間。”這是因為一個人眉間的肌肉皺紋較為典型地體現出他的焦慮和憂鬱,即眉頭緊鎖,而一旦眉間放開、舒展,則是心情變得輕鬆明朗的標誌。
鼻——鼻子的表情動作較少,而含義也較為明確。厭惡時聳起鼻子,輕蔑時嗤之以鼻,憤怒時鼻孔張大,緊張時鼻腔收縮,屏息斂氣。人的大腦分為兩半球,發自內心的感情通常由右腦控製,卻具體反映在左臉上;而左腦則專司理智性感情,然後反映在右臉上。因此左臉的表情多為真的,右臉的表情有可能是假的。若想知道對方的真實感情,必須強迫自己去觀察對方的左臉。
從麵部表情上讀透了內心所蘊藏的玄機,是識人高手厚積一世,而薄發一時的秘技,最經典的莫過於三國時,諸葛亮和司馬懿合唱的“空城計”了。
當諸葛亮帶領一幫老弱殘兵坐守陰平這座空城時,兵強馬壯的司馬懿父子,率領20萬大軍兵臨城下。
在城牆之上,諸葛亮焚香朝天,麵色平靜,他旁若無人地洞開城門,自己端坐在城牆之上,手揮五弦,目送歸鴻,飄飄然令人有出塵之想。
一場千古的雙簧戲,由此拉開了帷幕,諸葛亮和司馬懿,這對謀略勢均力敵的高手,一個在城牆之上,一個在城牆之下,用心機對峙著。諸葛亮知道司馬懿一眼能看穿他虛張聲勢的空架勢,但諸葛亮更知道,司馬家族和曹氏家族的衝突,倘若司馬懿拿下了諸葛亮,三國鼎立之勢不再,司馬家族目前羽翼未豐,最後難逃兔死狗烹的下場。
精通軍事的司馬懿當然知道幫劉邦打天下的韓信的下場。諸葛亮的存在,讓司馬懿有了和曹操周旋的機會,對付諸葛亮,曹操還必須倚重司馬懿,諸葛亮一倒,曹操立刻沒了後顧之憂,安內是必然之舉,那一刻,哪裏還有司馬家族的容身之地。
所以,在表情平靜的背後,倆人心中都在波瀾起伏,就是因為諸葛亮一生謹慎,心知司馬懿不會下手,才敢下這招看似冒險之局。當司馬懿的兒子提醒說,諸葛亮在使詐,城中必無伏兵,心知肚明的司馬懿,立即打斷他的話,以諸葛亮一生唯謹慎的話,搪塞過去了。機智的司馬懿從諸葛亮平靜的表情上領悟到,這是諸葛亮謀化著一曲和他合唱的雙簧戲,這出戲,非大智大意的人,絕不可能唱得如此之好。